微泡法膠片

光敏劑均勻分散於熱塑性載體中,一次塗布於透明片基上而製成的非銀鹽感光材料。

基本信息

光敏劑均勻分散於熱塑性載體中,一次塗布於透明片基上而製成的非銀鹽感光材料。這種產品1952年首先在美國卡伐公司問世,故有時也稱卡伐法膠片。1964年開始用於印製黑白影片拷貝和電視片

成像原理

微泡法膠片感光範圍為335~445毫微米(敏感高峰為385毫微米),故通常用紫外線曝光。光敏劑見光分解,反應生成氮氣。隨著曝光量增大,產生的氮氣愈來愈多,從而在樹脂內產生內壓,形成內應力潛影。加熱顯影時,熱塑性樹脂瞬息軟化,內應力促使其再結晶和重新定向。同時光解產生的氮氣膨脹,在樹脂內部形成被樹脂微晶殼環繞的微泡。這些直徑為0.5~2微米的微泡與周圍載體的折射率不同,落於其上的光被散射,從而與無微泡處區分開來,形成可見影像。微泡膠片與銀鹽膠片成像原理不同,前者因微泡將光散射而成像,後者因銀粒吸收光而成像。二者曝光愈多處愈不透光是一致的,在透射光下均成黑白負像。若在反射光下觀察,微泡法膠片呈白色正像,因曝光愈多處,微泡愈多,散射光也愈多。如襯以深色紙底,則正像更為清晰。

加工條件

曝光後應在3分鐘內顯影以免潛影衰退。顯影用加熱法,完全乾過程,不需任何藥品和暗室。顯影溫度、時間可在130~150℃和 1~10秒的範圍內調節。一般顯影時間長,影像反差大,色調趨冷,反之則相反。顯影后冷卻到42℃以下停顯,再在紫外線或一般自然光下普遍曝光一次,並在43~65℃下放置數小時,使原來未曝光分解的光敏劑全部分解,達到定影目的。由於不再加熱,這些分解產生的氣體緩慢逸出樹脂,不會形成微泡。

特點和用途

成本低,不產生污染,反差大,解析度及清晰度高,穩定性好,便於長期保存。除可用於印刷及複製黑白影片外,還大量用於製版印刷工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