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注音:ㄧㄠˊ ㄕㄧˇ
條目:徭使
解釋:
漢 賈誼 《新書·屬遠》:“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輸將徭使,其遠者不在五百里而至……輸將者不苦其勞,徭使者不傷其費。”參見“ 徭役 ”。
徭使,是漢語辭彙,拼音是yáo shǐ,即徭役。
簡介
注音:ㄧㄠˊ ㄕㄧˇ
條目:徭使
解釋:
漢 賈誼 《新書·屬遠》:“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輸將徭使,其遠者不在五百里而至……輸將者不苦其勞,徭使者不傷其費。”參見“ 徭役 ”。
徭,讀作:yáo 。基本字義是古代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徭役。
筆畫編碼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中國古代有關徭戍丁役的法律。徭戍和賦稅是封建統治階級剝削人民的手段,也是封建國家賴以存在的基礎,歷來為封建統治階級所重視。《周禮·地官·鄉大夫》即有關於...
簡介 詳細信息 徭律古籍莫徭古族名。莫徭是現代瑤族的先民。莫徭之名,最早見於《梁書·張纘傳》,說湘州界零陵、衡陽等郡,住有“莫徭蠻”之人,長期以來依山為險,不歸屬於封建王朝的統...
地區分布 詩書記錄雜徭是宋代臨時性的差遣。主要從事地方建設項目,如修路、治水、挖渠、築壩等。 有時也承擔修建官府私第,搬運官吏私人物品等。宋雜徭,無固定時日,亦無固定名稱...
簡介 雜徭書籍一歲中諸歲雜目應役者,編第均之,銀、力從所便,曰均徭。
解釋 簡介 背景 標準 種類徭賦(yáo fù),力役與賦稅。《韓非子·詭使》:“習悉租稅,專民力所以備難充倉府也。而士卒之逃事狀匿附托有威之門以避徭賦,而上不得者萬數。”徭,一本...
基本信息 釋義乏徭指的是中國古代秦律中指沒有服滿徭役就逃亡的行為.《秦簡·法律答問》記載,“已閱及屯車食若行到徭所乃亡,皆為乏徭。”意指已被征徭役,經受襝閱、共同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