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國時期文學、電影與文化的轉型》收入作者近年來部分重要論文,冠名以“從革命到共和”,乃取自張灝先生“轉型時代”的概念,即自清末到民國,知識群體互爭雄長,推動思想潮流,建構公共空間,而報刊雜誌等傳媒則起了關鍵作用。
第一輯以孫中山、梁啓超為例,探討晚清“革命”話語的理論與實踐,而關於拿破崙一文則揭示大眾傳媒的興起導致“革命”價值的接受出現某種轉折;第二輯探討民國時期的都市通俗文學與報刊雜誌等大眾傳媒的政治關係,強調“通俗”(即“鴛鴦蝴蝶派”)文學不僅在大眾啟蒙及打造時尚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也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切入都市的發展趨勢,體現了“共和”憲政的自由與民主理念;第三輯討論中國早期電影與都市文化的共生關係;第四輯討論的是文學文本,類型和文學主題,涉及歐美現代主義與本土文化的接受與挪用等問題。
論文大多以個案出發,與海內外對於民國時期報紙期刊的研究新潮相呼應,更著重文學文本的研讀,在思想史、文學史、文化史之間“跨界”,回到歷史場景,重現其錯綜複雜的脈絡。
作者簡介
陳建華,生於上海。1988年獲復旦大學文學博士,2002年獲哈佛大學文學博士。1989-1991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作訪問學者。曾任教於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國歐柏林學院,今執教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發表專著《十四至十七世紀中國江浙地區社會意識與文學》、《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與季歐梵合著)、《“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1》、《帝制末與世紀末——中國文學文化考論》,及文學創作《陳建華詩選》、《去年夏天在紐約》、《亂世薩克斯風)等。
圖書目錄
革命話語與文學革命
“革命”話語的轉型與“話語”的革命轉型——從清末到1920年代末
孫中山“革命”話語與東西方政治文化考辨——關於“革命”的歷史化與“後設”詮釋問題
民族“想像”的魔力——重讀梁啓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
拿破崙與晚清“小說界革命”——從《泰西新史攬要》到《泰西歷史演義》
報刊雜誌與政治文化
《申報·自由談話會》——民初政治與文學的批評功能
共和憲政與家國想像——周瘦鵑與《申報·自由談》,1921-1926
1920年代“新”、“舊”文學之爭與文學公共空間的轉型——以文學雜誌“通信”與“談話會”欄目為例
文學、電影與都市文化
中國電影批評的先驅——周瘦鵑《影戲話》讀解
格里菲斯與中國電影的興起——1920年代通俗文學與電影的整合及其文化政治
殷明珠與1920年代初好萊塢明星文化
文本、文學主體與歐美現代主義
現代文學的主體形成——以周瘦鵑《九華帳里》為中心
質疑理性、反諷自我——張愛玲《傳奇》與奇幻小說現代性
張愛玲與塞尚——1940年代的“寫實”與“超寫實”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