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經濟發展歷史
宋末立村,明中葉,徐氏始祖古隴由福建蒲田縣烏分門樓石榴花叢腳遷此,為紀念始祖故名徐隴。初還有揚、毛、柯、石諸姓,後盡外遷。以前村民除務農外,主要還是以鋸角梳、打錫薄,經商為主,也有搞搬運的。
“三中全會”後,水稻單產躍居全鎮前列。村辦企業主要有調味,錫薄,糧食加工等。個體企業出現好勢頭,發展了服裝、珠59、錫薄、角梳、打石、木工、杉木、建材、煤炭。
教育和歷史名人
清末,該村已有“大書齋”、“臨池寄廬”、“洋朵下書齋”、“柿園書齋”4個 私墊。民國十年(1921)井私塾於大宗祠稱“東海國小”,抗戰勝利後由徐彰國帶頭捐款侶辦“登雲國民第十九保校”,學生160餘名,免費入學。1952年改稱“徐隴國小”。


彩洪村
轄屬鳳彩洪村,位於徐隴村南0.5公里,距鎮政府西偏南0.5公里,明代中葉始祖洪元宇從潮陽縣岐北鄉遷此。固與鳳彩陳,吳三自然村構狀似鳳,故名鳳彩。村民姓洪,故稱鳳彩洪。收購舊銅錫自清沿襲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