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徐賢議
男,漢族,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永嘉一些在外地讀書的青年學生抗日救亡的熱情高漲,紛紛組織學生進行抗日救亡宣傳。8月,就讀於北京、山東、上海和日本各高等院校的返鄉學生徐賢議(徐定超孫)、趙瑞蕻以及溫州中學“野火讀書會”骨幹學生孫紹奎、胡景王鹹(姚平子長子)、孫經邃(孫詒讓孫)、馬驊(徐定超孫媳婦馬志蓮之弟)、張古懷等人成立“永嘉縣(今鹿城區、甌海區、永嘉縣)戰時青年服務團” 。
總幹事徐賢議原來是溫中野火讀書會的會員,當時在清華大學讀書,參加過北平“一二·九”運動,是北平民族解放先鋒隊的隊員,孫紹奎、孫經邃等在抗敵後援會工作。不久,永嘉縣“戰青團”以楓林為中心成立了楠溪分團,分團總幹事芙蓉陳繼藩,副總幹事徐順蓀(徐象嚴孫),團址設在楓林國小的“還讀軒”,舊名區署。9月初,陳繼藩到南京去。徐順蓀因楠溪分團人手不足,難以開展工作,向總團要人幫助。永嘉戰青團秘書長鄭嘉治介紹其妹鄭仁菊及弟鄭堯帶一具風琴來楓林,接著鄭之光、張古懷也來到楓林,幫助徐順蓀開展楠溪分團的抗戰救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