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經過平津、忻口、淞滬、南京等戰役,中國軍隊雖遭受重大損失,丟掉了華北大部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但中國軍隊的主力仍然存在;而且由德國大使出面進行的“調停’,因為日本要價太高,也被國民政府所拒絕。這是日本所料想不到的。同時,日軍在華北和上海、南京等地作戰的勝利,又使他更加驕橫自矜,不可一世,認為只要繼續用兵,消滅掉中國軍隊主力即可迫使中國國民政府投降。這樣,在攻占南京後,日軍便又發動了以攻占徐州為目標的戰役,企圖打通津浦鐵路,溝通南北兩大戰場,攻取武漢,進一步迫使國民政府投降。
日軍占領南京後,華中方面軍即派出第十三師團由鎮江、南京渡長江,攻占揚州、儀征、六合、滁州等地。次年1月26日,日華中方面軍在取得大本營的同意,正式命令第13師團從滁州、全椒地區出發,分3路北進,把矛頭指向蚌埠。但這時日本大本營又考慮到在華戰線太長和兵力不足的實際情況,提出將進攻中原的作戰推遲到新編師團投入戰場後再實施。可華北方面軍,特別是第十、第五師團,驕矜自負,極力主張向前推進,一舉攻下徐州。於是華北方面軍的礬谷廉介第十師團和本川旅團於1937年12月25日占領濟南後,在次年1月上旬繼續南下,接連攻占肥城、泰安、兗州,曲阜、鄒縣、濟寧,把進攻矛頭直指滕縣;同時,日軍板垣第五師團東出膠濟路,於2月中旬沿台濰公路南下,準備奪取魯南重鎮臨沂,迂迴台兒莊,然後兩師團南下合圍徐州。
台兒莊之戰
徐州地處津浦與隴海鐵路交叉點,扼蘇、魯、皖、豫四省要衝,是中原和武漢的重要屏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為加強以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鐵路的防禦力量,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1937年 10月任命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守徐州。 次年1月,蔣介石又在開封召開軍事會議,逮捕了為保存實力,丟失山東省大片土地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予以正法。
當南線日軍圍攻蚌埠時,李宗仁調集了于學忠第五十一軍、劉士毅第三十一軍及廖磊第二十一集團軍共4個軍9個師,8萬人左右,到南線禦敵。南線各軍按照李宗仁的命令,閃開正面,在津浦路西側山地隱蔽待機,及至日軍進至明光,風陽,臨淮關、蚌埠一線兵力分散時,突然向敵側後發動猛攻,迫使敵退回淮河南岸。這樣,在南線形成敵我對峙的態勢。
北線沿津浦路南下進攻滕縣的敵磯谷第十師團瀨谷支隊和沿台濰公路南下進攻臨沂的板垣第五師團坂本支隊,則分別在滕縣和臨沂區遭到中國守軍的堅決抵抗。3月16日凌晨,敵人在強烈的炮火和飛機掩護下,向滕縣城發起猛攻。守衛滕縣的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第四十一軍 (軍長孫震)第一二二師5個營3000餘人,在師長王銘章指揮下,與敵血戰3天,最後全部壯烈犧牲,滕縣陷落。進攻臨沂的敵坂本支隊,在臨沂以北湯頭地區遭到龐炳勛第三軍團和前來增援的張自忠第五十九軍3個師3萬餘人的堅決抵抗。使日軍苦戰經旬,付出重大傷亡,也未能攻克臨沂城。滕縣和臨沂戰鬥,為台兒莊戰役贏得了時間。
日軍瀨谷支隊攻陷滕縣後,更為驕橫,全然不顧坂本支隊在臨沂受阻,繼續冒險前進.3月18日在攻下臨城後,直撲韓莊、嶧縣,沿棗台支線進攻台兒莊。台兒莊位於徐州東北30公里的運河北岸,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路,是徐州北部的門戶。這時,能不能守住台兒莊,成為徐州會戰的關鍵所在。
第五戰區司令部,利用滕縣、臨沂戰鬥的時機,調整了軍隊部署。派孫連仲第二集團軍3個師防守台兒莊地區,池峰城第三十一師守備台兒莊主陣地,黃樵松第二十七師和張金照第三十師部署在台兒莊外圍東、西兩側;湯恩伯團則留置日軍側後的嶧縣地區,準備在敵進入台兒莊時,南北夾擊,殲敵於運河之畔。
3月23日,瀨谷以其步兵第六十三團第二營為基幹,配屬野炮1個營,組成台兒莊派遣隊,沿台(兒莊)棗(莊)鐵路支線南下,在泥溝車站與中國守軍的警戒哨接戰。次日,在強大炮火掩護下,日軍猛攻台兒莊東北角,衝鋒隊一度突破城牆。池峰城師當即實施猛烈反擊,敵倉皇撤退;城西三十師乘勢側擊敵翼側,重創敵軍。26日,瀨谷再以步兵第六十三聯隊1個營為基幹,配屬工兵、炮兵、裝甲兵,組成台兒莊攻城隊,再次對台兒莊發起進攻,並在28日攻破北寨牆角。但這次進攻又被黃樵松第二十七師反突擊擊退。30日,敵又派第十聯隊來援,遭到第三十師攔擊,傷亡甚重。4月1日和2日,礬谷廉介再把兩個聯隊投入台兒莊。3日,敵軍衝進台兒莊,全村2/3為敵占去,我軍死守,犧牲十之七、八,但仍保有台兒莊西關一隅之地。
此時,台兒莊周圍的戰鬥也很激烈。3月24日,湯恩伯部在郭里集與敵瀨谷支隊增援臨沂的一個步兵營遭遇,將敵包圍全部殲滅。從3月27日起,我第三集團軍孫桐萱第十二軍和曹福林第五十五軍,分別截斷津浦路大汶門至兗州段、兗州至臨城段,使敵增援部隊無法南下,交通運輸也發生困難。特別是張自忠、龐炳勛在臨忻城外死死咬住敵板本支隊,使其不能與瀨谷支隊會合。這些外圍戰鬥的勝利,有力地支援了台兒莊的作戰。經半月激戰,敵人傷亡慘重,巳無力再戰,遂於6日撤退。當日,我軍實行反擊,將台兒莊敵人全部肅清。7日,將敵趕至峰縣、棗莊一線。台兒莊戰役遂告結束。
台兒莊大捷,是抗戰初期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此次戰役歷時近一個月,使日軍傷亡1萬餘人,銳氣大挫,打通南北兩戰場進攻武漢的計畫受阻。這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鬥志,提高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為保衛武漢贏得了時間。
台兒莊大捷雖然推遲了日軍攻占徐州的時間,但並沒能夠阻止日軍對徐州的最後占領。 4月3日,日軍大本營又制定了徐州作戰計畫。7日,下達大陸命令第8號和大陸指示第106號,提出:徐州作戰由華北方面軍、華中派遣軍聯合實施,以華北方面軍為主,華中派遣軍配合。華北方面軍以4個師團的兵力占據開封以東隴海路以北地區;華中派遣軍隊以2個師團的兵力占據徐州及其以南的津浦路和廬州(合肥)地區;第一、第二軍從北、西、東三面完成對徐州、歸德(商丘)的三面包圍。這時,侵華日軍總兵力為18個師團約36萬人,用於徐州作戰的為8 個師團約16萬人。
台兒莊的勝利使國民黨內某些“速勝論”思想抬頭,他們陶醉在暫時的勝利中,力圖守住徐州,甚至考慮與日決戰。其軍力部署,除第5戰區的原有部隊外,又從各地增調大量精銳部隊,使徐州附近的軍隊增加到36個軍64個師又3個旅,總計60餘萬人。
4月18日開始,日軍從南、北兩線發動了對徐州的攻勢。北線,敵第十師團在臨城、嶧縣,向城間60公里正面分三路攻擊前進;敵第五師團主力組成國崎支隊從湯頭鎮向臨沂方向攻擊前進。部署在這個方向上的國民政府軍雖將敵人阻滯在台兒莊以北地區,但日軍十六師團從濟寧南下,從西面攻擊徐州;十四師團從濮陽渡黃河、經荷澤進攻蘭封,截斷隴海鐵路交通線,徐州的西北防線被打破。南線日軍第六師團的板井支隊和第一零一師團的佐藤支隊,迅速突破中國守軍兩翼,占領廬州(合肥) 和鹽城、阜寧。集結在蚌埠附近的日軍主力突擊集團第九、第十三師團,於5月5日北上,經蒙城、永城向徐州西南地區進攻,逼近徐州。防守淮河的國民政府軍6個軍13萬人,遂向皖西撤退。
5月15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作出決定,放棄徐州決戰計畫。16日,第五戰區下達向西南方向突圍的命令。5月下旬,各路大軍先後突破敵人重圍,抵達豫皖山區。徐州突圍是成功的。它再次粉碎了日圍殲我軍的計畫,保存了抗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