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志

四、志書斷限,上溯事物的發端,下限為1990年。 解放時的常熟、徐匯兩區,境域面積為13平方公里,人口28萬。 1954年7月,通過民主普選,常熟、徐匯兩區分別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凡例

一、《徐匯區志》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記述境內的自然與社會,歷史與現狀,全面反映區情特色,體現時代特徵。是建區以來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為上海市區志系列叢刊之一。
二、全志由序、述、記、志、傳、圖、照、表、錄組成。以志為主,圖照輔之,表隨文設定。全志首列序言、凡例、總述、大事記,末附後記。
三、體例結構採用分志並列體,設篇、章、節、目四個層次。橫排門類,縱寫史實;詳異略同,詳今略古。
四、志書斷限,上溯事物的發端,下限為1990年。某些要事的記述,在總述、大事記及有關分志中延伸至1995年。
五、志中特設增記篇,重點記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八個五年計畫期間(1991~1995)區內發生的要事,集中反映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新舉措、新成績,以增強志書的時代氣息。
六、大事記採用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方法,以編年體為主。
七、人物篇分設傳略、記略、英名錄、人物表。傳略、記略的記述對象為對區內有一定貢獻和影響較大的已故人士,並收錄個別劣跡昭著者。排列按傳主卒年為序。
八、志中記述的“解放前後”,以1949年5月24日區境解放之日劃分;“建國前後”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劃分。政區、官職、地名、歷史紀年一律按當時名稱記述。名稱多次出現,需用簡稱的,都在分志中全稱第一次出現時加括弧註明簡稱。歷史地名和相同年號的歷史紀年,以節為單位,首次出現時加注今名或公元紀年。上海解放後,一律採用公元紀年。
九、志中除引用古籍原文外,使用現代語體文表述。文字、標點、計量、數字均按國家制定的統一規範書寫。
十、入志資料分別取自檔案館所藏材料、徐匯統計年鑑、舊志記載、書報、刊物、口碑及存史實物,參考吸收有關研究成果,一般不注出處。

總述

徐匯區位於上海市區西南部,瀕臨黃浦江,東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臨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靠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枕淮海中路商業街,與盧灣、長寧、閔行、靜安等行政區毗鄰。是進出松江、金山、青浦、奉賢等郊縣的主要通道,通往江、浙、贛、閩、皖諸省的陸上門戶。境內鐵路、航道、立交、高架道路縱橫交錯,上海捷運一號線貫通全境。1995年區域面積54.76平方公里,人口80.62萬。轄9個街道、2個鎮、1個鄉。

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莊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借鴉片戰爭之機來滬傳教,不久又通過中法簽訂的《黃埔條約》,取得了保教權。道光二十七年,江南教區擇地徐家匯這個水上交通便捷、世代篤信天主教的徐光啟後裔居住地建造耶穌會會院。此後,一批專事以文傳道、以學證道的耶穌會會士相率入境,興建教堂,創辦學校,著書立說,在傳播西方宗教文化的同時,也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文博事業的發展。繼徐家匯藏書樓的建立,又創辦了上海第一所教會辦的中學――聖依納爵公學(即徐匯公學)。清同治三年(1864年)起,以孤兒院、聖母院為基地,先後開設園藝、製鞋、編織、雕刻、繪畫、鍍金、照相、印刷等工場。特別是土山灣以其精湛的工藝品和印書館的活體鉛字印刷而享有盛名,繪畫館還被譽為中國西洋畫的搖籃。同治七年,創立上海第一所博物館――徐家匯博物院。同治十一年,創設中國沿海的第一座天文台――徐家匯觀象台。徐家匯地區成了西方文化輸入的視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樞紐。清宣統二年(1910年),徐家匯大堂建立後,徐家匯逐步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的天主教活動中心。宗教的興盛在近代史上對境內教育、文化的進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繼天主教會創辦徐匯公學和崇德女校之後,在清光緒變法維新運動期間,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創辦境內第一所高等學校――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愛國老人馬相伯創辦震旦學院,教育家王培孫以育材書塾為基礎擴建了南洋中學堂,電影界元老張石川創建幻仙影片公司。這些又為徐匯地區文化發達、人才薈萃的優勢奠定了基礎。
民國3年(1914年),法國殖民主義者實行第三次擴張,在境內強行闢建20餘條馬路,又迫使清政府將肇嘉浜以北4.5平方公里的地區列為法租界。至此,境內形成法租界與華界分治的格局。
隨著新辟租界內電燈、電話、電車等現代公用事業的興辦,帶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國內外富商豪紳、達官顯宦爭相擇地營造私人庭園,開發經營房地產。從20世紀初開始的近20年間,逐步發展成為花園別墅林立、西式公寓成片的高級住宅區。與之相應,法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英商可的牛奶公司和俄商克萊夫特食品廠等外商企業應運而生。
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影響和帶動下,境內華界地區以19世紀70年代上海江南製造總局開設的龍華火藥廠為先導的近代民族工業,獲得緩慢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境內民族工業發展較快,除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泰山磚瓦廠等幾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外,大都是輕紡、食品等小型企業。境內第一代產業工人從此登上歷史舞台。在五・四運動爆發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影響下,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思潮很快與廣大知識分子和產業工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結合起來,並迅速轉化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堅強的革命力量。民國14年,中國共產黨徐家匯支部建立。在黨的領導下,境內進步學生和產業工人,開始了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的鬥爭。

民國16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勝利和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的誕生,宣告了北洋軍閥統治的滅亡。然而,蔣介石背信棄義,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批革命烈士血灑龍華大地。同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正式宣布上海為特別市,市政府設於交通路(今平江路),警備司令部設於龍華。翌年,上海始設行政區。區境除法租界外,分屬滬南區法華區漕涇區。民國20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三省,蔣介石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無比憤慨。境內東亞同文書院中華學生部率先罷課,中共交通大學支部領導成立的師生抗日會,組織大批學生參加全市性集會請願、示威遊行,包圍市政府、搗毀市黨部,迫使市長張群引咎辭職。五洲固本皂藥廠愛國實業家項松茂在廠內職工中組織抗日義勇軍。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蔡廷鍇、蔣光鼐、戴戟等愛國將領,坐鎮於龍華警備司令部部署和指揮抗戰。宋慶齡、何香凝等親赴前線慰勞抗日將士,並在交通大學設立傷兵醫院。身居土山灣的馬相伯發表了國難人民自救建議。全境人民愛國激情空前高漲,抗日救國的熱潮如火如荼。民國24年,一二・九運動爆發,由正風中學等校發起成立的上海中等學校學生救國會聯合會率先回響,交通大學、南洋模範中學等大中學生奮起參加示威請願活動,要求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文化界愛國人士,開展了以抗日救亡為主要內容的左翼文化運動。田漢創辦的南國藝術學院,鄭振鐸主編的《文學》、陳望道主編的《太白》、黃源主編的《譯文》等進步刊物,相繼在境內問世。
在帝國主義和官僚資產階級的雙重壓迫下,民族工商業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梅林、泰康、冠生園食品廠等企業勉力支撐,慘澹經營;大中華橡膠廠、五洲固本皂藥廠的愛國工商業者依靠全廠職工,堅持鬥爭,挫敗了外商妄圖壟斷中國市場的威脅利誘。在此期間,境內的房地產業再度興起。僅法商建業地產公司就在今建國西路、岳陽路一帶,購地建造樓房近百幢,而後又建造了建業里東、西、中弄近300幢。瑞華、畢卡第(今衡山賓館)等一批新式公寓和花園住宅也先後落成。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果夫、立夫)四大家族等達官顯宦和杜月笙、黃金榮等社會聞人均在境內置有豪華公館
民國26年,八・一三淞滬戰爭爆發,華界地區全部淪陷,租界地區更成了各地富商豪紳的“避難所”。中國鐘錶製造廠、景福衫襪織造廠和中比鐳錠治療院等一批企事業單位相繼遷入,淮海大樓、上海新村、茂齡別墅、愉園等高級公寓和新式里弄連片建成,飲食、服務、娛樂業相應發展,戰時的“孤島”呈現一片畸形繁榮景象。華界地區則滿目瘡痍,百業凋零。集中在斜土、徐鎮地區和肇嘉浜沿岸的大批貧苦難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日軍所到之處,“清鄉”“掃蕩”,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僅龍華、長橋、漕河涇地區,就被燒毀民房千餘間,慘遭屠殺百餘人。
在面臨民族存亡最危險的時候,中共江蘇省委所屬的工人、學生、教師、文化等各界運動(工作)委員會,在境內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和抗日救亡團體,帶領各界人士開展全面廣泛的抗日救亡活動。文化界運動委員會成立上海劇藝社,遷址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上演《文天祥》等愛國歷史劇,成了“孤島”時期革命文化的主要陣地。民國28年4月,中共江蘇省委機關遷入境內西愛鹹斯路(今永嘉路),開展黨的秘密活動。民國30年3月,新四軍上海辦事處在甘世東路(今嘉善路)設立,為抗日根據地組織輸送了大批參軍青年和軍需物資。同年7月,中共中央將在上海設立的秘密電台,轉移到福履理路福祿村(今建國西路384號)。
民國30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租界,民族工業遭到嚴重摧殘,不少企業被迫停工。在日軍的鐵蹄下,民不聊生,朝不保夕。民國32年7月,法租界名義上為汪偽政府接收,實質上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新殖民地。
民國34年,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管汪偽政權,並按警區設定行政區,境內常熟區(第七區)、徐家匯區(第八區)及其區公所宣告成立。但在國民黨“一切服從內戰”的反動統治下,教育經費被大量削減,進步書刊被嚴厲查禁,愛國民主人士橫遭鎮壓,工商企業被迫停業倒閉,工人大批失業,物價飛漲,全境人民生活再次陷於苦難深淵。為了爭取生存,美亞織綢九廠、龍華水泥廠、龍華兵工廠、交通大學、上海醫學院等單位的工人民眾和進步師生,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連續開展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和反美扶日等一系列鬥爭,有力地配合了全國解放戰爭。民國38年春,為迎接上海解放,在境內組建人民保全隊,開展護廠、護校等鬥爭。交通大學學生穆漢祥、史霄雯在護校應變鬥爭中被慘遭殺害。是年5月24日,人民解放軍在中共地下組織的策應下,解放了全境。
解放時的常熟、徐匯兩區,境域面積為13平方公里,人口28萬。全境約有中小型工廠500家,中小型商店3000家,個體手工業1800戶;高等院校8所,中國小校127所,科研所(室)13個,影院劇場3座。

上海解放後,新生的人民政權首先集中力量,建立革命秩序,維護社會安定;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扶持私營工商業,恢復和發展生產,平抑和穩定市場物價。在此基礎上,先後開展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禁賭禁毒禁娼、“三反”、“五反”等運動,並在企事業單位普遍進行了民主改革。經過3年的努力,全區的社會秩序日趨穩定,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1953年開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貫徹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畫。
1954年7月,通過民主普選,常熟、徐匯兩區分別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繼而經過民主協商,召開了區政協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嚴厲打擊潛藏在天主教內的反革命活動的基礎上,教會團結教徒,走上了反帝愛國、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道路,在基督教教徒中,開展了反帝愛國的“三自(自治、自養、自傳)”革新運動。在加強社會主義政權建設和大力發展生產、保障供給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期間,實施了肇嘉浜填浜築路工程,使“水上棚戶區”2000多戶、8000多名居民喜遷新居。還先後建造了日暉一村、漕溪一村等工人新村。至1956年正月,社會主義改造進入高潮。全境1126家私營工廠、2996戶私營商店實行公私合營,955戶手工業者分別建立91個手工業合作社(組)。是年3月,常熟、徐匯兩區合併為徐匯區。
從1956年起,按照中共上海市委確定的“充分利用,合理髮展”的方針,對區內原有的工業企業進行結構調整,改建和新建了一批國家急需的儀表、電子、機械、航天、航空等新興工業企業,並在漕河涇地區著手建設電子工業基地。同時,在全區工廠企業中普遍開展以增產節約、技術革新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全區的工業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有了明顯提高。1956年工業產值達到5.63億元,比1952年的2.63億元增長1.1倍。在中共上海市委提出的把勞動人民家屬組織起來進行生產勞動的號召下,以里弄生產組形式的街道工業也開始創辦。隨著一批科教文衛體單位的遷入或新建、擴建,區辦的教育、文化事業和商業服務業等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1957年下半年起,由於左傾錯誤的影響,全區被錯劃的“右派分子”達700餘人;在1958年的“大躍進”等運動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現“浮誇風”、“共產風”;1959年在“反右傾”鬥爭中,又有大批幹部受到無端批判。全區的政治、經濟生活遭到嚴重損害,廣大幹部民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受到挫傷,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導致市場供應緊張,人民民眾生活困難。1961年起,執行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失誤,並為被錯誤批判和處理的一批幹部甄別平反。為克服嚴重困難,全區精簡下放職工1萬餘人。1963年經濟始有好轉,工業生產有較大幅度的回升,人民生活漸趨正常。1964年4月,全市工業領導體制調整,區內國營和公私合營企業劃歸市工業局和有關公司管理。
1966年爆發全國性的“文化大革命”。中共上海市委機關所在地的徐匯區成為重災區。發生在境內的“康平路事件”,實為1967年“一月風暴”造反派全面奪權的前奏,禍害殃及全國。全區先後被打成“叛徒”、“特務”、“反革命”、“死不改悔的走資派”的幹部民眾達6200多人,導致非正常死亡的400多人,其他被無辜抄家、衝擊、批鬥或勞動懲罰的更無法計數。龍華寺佛像、佛經,徐家匯天主堂鐘樓尖頂等珍貴文物、稀世典籍和藝術建築被拆毀、焚燒或當廢品處理。工廠企業無法正常生產,學校、科研等事業單位陷於癱瘓。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在這場長達10年的動亂中,徐匯人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特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通過全面撥亂反正,全區實現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重點轉移,重新出現了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復甦、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喜人局面。
1981年起,與全市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相適應,中共徐匯區委、區政府積極探索放權讓利、政策扶持、自我積累、滾動發展區域經濟的新路子。1983年區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1984年,龍華、漕河涇兩鎮和長橋、田林等地區由上海縣劃入區內,使轄區面積成倍擴大。是年,市政府決定在漕河涇建立微電子工業區。經過幾年發展,1988年6月,又經國務院批准,擴建為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區政府抓住機遇,作出了加快以房地產業、商業、旅遊業、金融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發展步伐的決策。對集體工業則著重轉向技術改造、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規模效益。
1988年市對區實行“核定收支基數,包幹上繳,增收分成,一定五年”的財政管理體制。圍繞這一改革措施,在全區基層落實了承包責任制,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經過3年實踐,區的綜合經濟實力有了明顯增強。1990年與1980年相比,區財政收入增長2.61倍,達到3.34億元;財政支出增長4.9倍,為1.34億元;區屬工業總產值達到4.55億元,其中集體事業管理局所屬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45億元,比1980年街道工業產值4495萬元增長4.47倍。區屬商業銷售額增長2.4倍,達到17.59億元;商品房銷售量達到4.76萬平方米,銷售收入7324萬元,創匯217萬美元。這就為增加教育事業、城市管理、“菜籃子工程”等的投入,創造了較為寬裕的條件。同時,藉助捷運一號線和漕溪北路立交橋、中山西路高架環路等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的實施,拓寬、新辟道路53條,整修街坊道路12萬平方米。在國家、地方、企業共同投資建房方針的指導下,加快了舊區改造和住宅建設的步伐。1977~1990年的14年間,共新建7個新居住區、47個居民新村、67幢高層住宅,以及其他新工房,總建築面積達377.74萬平方米,為解放後前28年建房總面積153.34萬平方米的2.46倍。另有40餘地塊棚戶、簡屋得到改造。人均3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難戶也得到解決,人均居住面積達到7.3平方米。居民的年均消費水平,已由1980年的623元增至1990年的2128元,年均增長5.5%。
區內科教文衛體事業也有明顯發展。1990年,民辦科技機構已發展到81家,新建中國小和幼稚園29所,全區學校的實驗設備、體育和衛生設施均已達到市頒標準。新建、改建了7家醫院,新增病床600張,區屬和街道醫院的醫療設施得到了更新。還新建區科技館、圖書館等一批文化設施。
1991年以來,在中共十四大精神和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的鼓舞下,全區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區域經濟獲得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城區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1995年,實現區的國內生產總值22.84億元,比1992年的7.97億元增長1.86倍。財政收入10.67億元,比1990年的3.34億元增長2.19倍。區屬工業總產值33.69億元,比1990年的4.55億元,增長6.4倍。徐家匯商城一期工程的竣工,捷運等立體交通的建成,使徐家匯廣場為中心的市容發生重大變化,商業網點面積擴大了10倍,區屬商業營業總額由1990年的17.59億元增至94.92億元。徐匯區區屬工業、商業在上海市中心城區的地位分別上升為第一位和第三位。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迅速,其規模效益列全市之首。批准建立外商投資企業316家,協定吸引外資10.34億美元;內聯企業922家,協定吸引外地投資8.44億元。1995年住房竣工面積133.2萬平方米,比1990年增長l.3倍。累計批租土地38幅、34.01公頃,批租收入達8.61億美元,從而大大加快了舊區改造的步伐。5年共改造舊區面積65.16公頃,有2.4萬戶居民從簡屋陋房遷入設施齊全的新住宅。日暉港經全面整治改造完成,新建的日暉東路已貫通南北。橫跨浦江兩岸的徐浦大橋已初顯雄姿。教育經費明顯增長,累計投入近5億元,新建中學12所。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區的活動中,徐匯區以優異成績,獲得了“上海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區優秀區”的稱號。以“滿意在徐匯”活動為抓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正在深入紮實地開展。
綜觀百年來徐匯區的形成和發展歷程,既得歷代志士仁人共創的中西文化結合之利,又享無數先烈前赴後繼推倒三座大山的勝利之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生的人民政權帶領全區人民徹底告別了飽受苦難的屈辱歷史,迎來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並在全市形成了科技領先、教育發達、人才薈萃的相對優勢。改革開放以來,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特別是科技產業的領先發展,為全區進一步實現小康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經過全區人民數年的矢志奮鬥,取得了“一年變個樣,三年大變樣”的巨大成就。迄今,作為形象標誌的徐家匯商城和廣場活動中心,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和民營科技企業群,龍華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空中到地下的立體交通景觀,以及正在興建的上海圖書館新館、徐浦大橋、八萬人體育場等現代化宏偉建築,已初展新徐匯的奪目光采。
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體制轉軌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尤其是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加快人才培育、加強城區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顯得更為突出。如何更堅定地朝著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建設總目標,堅持以民為本、依法治區的基本方針,迎難而上,再創奇蹟,仍任重而道遠。
治本之道在於發展,必由之路在於改革。面對機遇和挑戰的新形勢,堅定不移地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經濟體制和經濟成長方式的兩個根本性轉變,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切實把經濟成長的立足點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強化徐家匯商城功能開發,大力扶持房地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商業、旅遊業等支柱產業,充分調動和發揮“第一生產力”在區內具有明顯優勢的作用,有效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乃是振興徐匯的根本之策。
英雄的徐匯人民一定會在中國共產黨現階段基本路線的指引下,按照建設上海城市副中心的要求,滿懷信心,振奮精神,勵精圖治,再鑄輝煌,以高昂的戰鬥姿態迎接21世紀的到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