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西周徐國國君徐偃王,建都泗水,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他趁周穆王赴瑤池會西王母之際,率軍西進,緊迫黃河。周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管轄500里範圍。徐偃王對下屬以仁義相待,有6個諸侯向他朝貢臣服。後來周穆王命造父聯合楚軍進攻徐國,徐偃王主張仁義不肯戰,遂敗逃(見《史記》),數萬百姓感其義跟隨。徐偃王臨終曰:“吾賴於文德,而不明武務,以至於此。”(見《說苑》)徐偃王逃往何處,眾說紛紜。史籍記載說他死於彭城武原縣(今江蘇徐州邳縣)東山。但據一些地方志,如《郡國志》《太平寰宇記》《大明一統志》等記載,徐偃王不是敗退彭城東山,而是南逃浙江。
我國夏朝時期,早已雄距在東方的部落,稱東夷,其首領名皋陶,偃姓。相傳,皋陶曾被部落聯盟領袖舜任命為掌管刑法的官員。皋陶生子伯益,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禹封其子若木於徐地,建立徐國,其部落名徐夷、徐戎或徐方。
徐國世代相傳,共傳44世,直到周敬王8年(公元前512年)為吳國所滅,歷時1600餘年。徐國的範圍為今淮、泗一帶,國都建在今泗洪境內的大徐城。
徐國的歷史傳至第32世時,國君即東夷盟主徐偃王。相傳第31世徐君的宮人,十月懷胎,分娩時,產下一肉卵。徐君認為是不詳之物,命人將其棄之水濱。徐君家有犬名鵠蒼,將棄之水濱的肉卵銜回,咬破卵皮,卵內有一男孩,就是後來的徐偃王。據舊志記載:“王生有異相……目不能縮視細物,望遠乃見。荀子注云:‘其狀偃仰,故稱偃焉。’”
由於鵠蒼銜卵救偃王有功,偃王厚待之,飼養至老死。據舊志載:“鵠蒼將死,頭生角而九尾,蓋黃龍也。葬之徐里,有壟存焉。”葬犬之處舊稱“龍墩”,又名“鵠蒼冢”,老百姓稱“狗墳”。由於鵠蒼死時變成了九尾黃龍,故葬處稱“龍墩”。徐里的百姓對鵠蒼也十分崇敬,認為鵠蒼為吉祥的象徵,千百年來,人們祭祀它,祈禱其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平安吉祥,世世代代為鵠蒼冢添土,現“龍墩”遺址仍高高聳立在泗洪縣陳圩鄉境內。數千年前的傳說不一,當然不可完全相信,但由這些傳說的長久不泯,可以反映出徐偃王是受到當時廣大人民民眾擁護和尊重的。
在歷史長河中,徐戎逐漸發展為東夷中實力最強大的部落,成為統轄淮、泗流域的東方盟主。周初,徐戎曾多次聯合淮夷反抗周王朝。周武王滅商後,曾分封商紂王直子武康繼續統治殷商都城附近的地方,同時派其弟管叔鮮、蔡叔度、霍叔武統帥軍隊,駐紮殷都附近,監視武康,史稱“三監”。周武王死後,由其子周成王繼位,由於成王年幼,周武王死前曾委託其弟周公旦(史稱周公)攝政。紂王子武康出於復辟的目的,利用管、蔡二監對周公的忌妒,相互勾結,並派人聯繫徐戎、淮夷等部落,起兵反周。後周公旦兩次東征平息了叛亂,攻滅東方17國,繼續分封諸侯,而徐戎仍然保持東方盟主地位。
徐國到了徐偃王時期,由於偃王治國有方,素以仁義聞名於世,因此徐國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國力不斷增強,來朝貢者日益增多,統治的範圍也越來越大。據史料記載,當時各地來朝者“三十有六國”、“地方五百里”,範圍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蘇、魯、豫、皖的部分地區。
周王朝在開始的200年中,特別是成王和康王時期,政治比較穩定,國力比較強盛,社會經濟發展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統治時,西周王朝大肆對外侵犯,結果昭王南征,淹死在漢水,全軍復沒;穆王西征,消耗了大量的財富,加劇了民族矛盾,加重了內部剝削。諸侯國對宗主國的暴虐統治和沉重的負擔甚為不滿,徐偃王就是反對宗周最強烈的國君之一。宗主國西周,對其諸侯子國頒布了很多規制,不允許子國逾制。但徐偃王無視宗周的規定,首先“僭越”稱王,將31世的“封君”變成了“王”;同時逾制建築徐國都城。當時,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範圍卻大大超過了周天子的王城。據《漢·地理志》記載:“故徐國也,其城周十二里。”不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國”的雄心。《帝鄉紀略》、《泗周志》等舊志上就有這樣的記載:“(徐偃王)周穆王時為東方諸侯,長行仁義,欲霸上國,獲朱弓彤失,以為天瑞,乃僭稱王,陸地而朝者三十六國。”這種“僭越”稱王、“逾制”築城的違規之舉,只有統領三十六國、被東南的江淮地區眾多國推為盟主,敢於同周天子分庭抗禮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不僅如此,徐偃王在都城外還建築了他與寵妃的離宮的偃王夫人禱祀處梳妝樓。據舊志記載:“廢皇城,在故城北里許,偃王時築,蓋離宮也。”“香城,在故城北里許,相傳徐偃王夫人禱祀處。”在今泗洪縣太平鄉境內,廢皇城遺志尚在,香城之名一直沿襲至今。
到周穆王時,由於徐偃王好行仁義,國力強盛,來歸者日增,勢力範圍不斷擴展。懾於徐偃王的威德,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稱王、“逾制”建城等為由,“乘八駿之馬,使造父御之,發楚師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歸之,號曰‘徐山’。”(見《元和郡縣誌》)。
徐偃王棄國出走後,因他在當地很得民心, 周穆王封其子宗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從宗開始,徐國又相傳了十一世至章禹,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徐國被吳王闔廬所滅。古徐國經過了夏、商、周三代,歷時千餘年,徐國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樸的徐國民風。光輝的徐國歷史和燦爛的徐文化似晶瑩的寶石,永遠放射出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國史和長江流域的吳國史,共同組成了江蘇地區的上古史,吳文化、徐文化和吳徐過渡地帶的文化,共同組成了江蘇地區的古文化。
宋王偃即徐偃王說
《史記 秦本紀》:“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韓子 五蠹》:“徐偃王處漢東,(漢疑應作潢。)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淮南 人間訓》:“徐偃王好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二國。(陸疑應作割,下引《後漢書》同誤。)王孫厲謂楚莊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楚王曰:善。乃舉兵而伐徐,遂滅之。”《後漢書 東夷傳》:“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穆王得騄驥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於是楚文王大舉兵而滅之。偃王仁而無權,不忍斗其人,故致於敗。乃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隨之者以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韓愈《衢州徐偃王廟碑》即本此為說。此徐偃王之故事也。《史記正義》引《古史考》云:“徐偃王與楚文王同時,去周穆王遠矣。且王行有周衛,豈得救亂而獨長驅,日行千里乎?此事非實。”崔述《豐鎬考信錄》亦辨此事,謂:“前乎穆王者,有魯公之《費誓》,曰:徂茲淮夷,徐戎並興。後乎穆王者,有宣王之《常武》,曰:震警徐方,徐方來庭。則是徐本戎也,與淮夷相倚為邊患,叛服無常,其來久矣。非能行仁義以服諸侯,亦非因穆王遠遊而始為亂也。且楚文王立於周莊王之八年,上距共和之初已一百五十餘年。自穆王至是不下三百年,而安能與之共伐徐乎?”今按謂荊文王伐徐者,韓非也。謂楚莊者,《淮南》也。謂周繆王者,《史記 秦本紀》也。混《韓子》《史記》為一談者,《後漢 東夷傳》也。繆王之事,不載於《周紀》而見諸《秦本紀》,此自秦人稱其祖造父,欲神其技,大其功,因附會於偃王之事。《趙世家》又載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此本以著異聞,非以為信史。故滅之於《周紀》,而存之於兩家。史公之意,至慎至顯也。(馬氏《繹史》亦云:“《史》稱造父御王巡狩,見西王母。徐偃王反,日馳千里馬,攻破之。豈王之貳車,遂足以制勝?抑六師之眾,鹹有此捷足哉?《史》不錄於《周本紀》,亦不過雜采異說,以傳疑。”此說發明史例,極為有見。余辨《史》載蘇、張縱橫傳說之妄,亦用此例,參讀《考辨》第九五。又按《檀弓》載徐大夫容居曰:昔我先君駒王西討,濟於河。不知此駒王屬何時,蓋非行仁義之偃王可知。若謂今《秦紀》《趙世家》繆王故事,由徐駒王而來,則仍與徐偃王行仁義而見滅於楚者不同。蓋徐偃王自與宋王偃有關,不必以徐駒王疑之也。)至楚文王時,考之《春秋傳》及《楚世家》,均無徐偃王事。(楚成王伐徐,齊桓公救之,徐恃救而敗,見《左傳》僖十五年。徐為吳滅,徐子章羽奔楚,見《左傳》昭三十年。)此韓說之妄。然稱徐偃王以仁義滅國,則三說皆同。余疑徐偃王即宋王偃,其見滅時,惟《淮南》楚莊王之說得之。宋稱徐者,戰國時宋都蓋遷彭城。《韓世家》“文侯二年伐宋,至彭城,執宋君。”《年表》亦載此語。其時宋當休公世,蓋已遷彭城,而史闕不載。蓋宋都商丘,其地四望平坦,無險可守。彭城俗勁悍,又當南北之沖。自楚拔彭城以封魚石,晉悼圍之,重以畀宋,而彭城乃為形勝所必爭。宋之徙都,實與趙徙邯鄲,韓徙鄭,魏徙大梁同意,皆就衝要以自鎮。故宋亦稱徐,即指新都彭城而言。如韓稱鄭,魏稱梁,是也。(彭城晉立徐州,至今猶稱。淮夷、徐戎,素屬商。故商宋亦得徐稱也。)又《史記 封禪書》:“周之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始皇本紀》:“二十八年,過彭城,齊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亦宋都彭城之證。(語詳後。)《後漢 東夷傳》稱偃王處潢池東,《水經 濟水篇》有黃水黃溝,其東為沛,秦之泗水郡,劉備徐州治此。又南為彭城,東為武原徐山。(《泗水注》作徐廟山。)此即偃王之國矣。雲其地方五百里者,《宋策》墨子說楚,亦言宋方五百里也。偃王者,疑乃王偃之倒。考諡法無偃。《秦本紀集解》引《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無骨,駰謂號偃由此。”此語無稽,而可以證偃之非謚。《志疑》云:“偃身死國亡,未必有謚。然《國策》《墨子》《呂覽》《新序》諸書俱以偃謚康王,而《荀子 王霸篇》稱為宋獻。楊倞注曰:國滅之後,其臣子各私為謚,故不同。”則是王偃謚康謚獻,於當時本非通行,故野人小民,遂乃倒王之名以為稱。《莊子 列禦寇》:“曹商為宋王使秦。”《釋文》:“司馬云:偃王也”則王偃後人固亦稱之偃王矣。謂其見滅,惟《淮南》楚莊王之時得之者?楚兩莊王,一在春秋時,(考之《春秋傳》及《楚世家》,莊王元年伐舒蓼,十三年眾舒叛,楚滅舒蓼,疆之及滑汭,盟吳、越而還,如是而已。《左氏傳》備載莊王事,亦不似有所謂徐偃王,割地而朝者三十二國,而見滅於楚也。)一在戰國時,頃襄王又稱莊王。(參讀《考辨》第一三一。)《六國表》宋滅當楚頃襄十二年,故《淮南》以為莊王也。宋亡於齊,其後楚得其淮北徐地。當時盛毀之者,擬之桀紂,蓋出諸列國之君卿。而宋之小民,則口道仁義不能忘。凡今先秦書記宋偃之不道者,皆本列國史記。而宋以國亡無史,其仁義之設施,已不足自傳於後世。惟野民小人之所稱譽,謂徐偃王行仁義而亡國者,其流傳失真,乃誤以為春秋之徐,或乃以謂在楚文在時,或乃以為當周繆王之世。傳者弗深考,乃不知其即宋王偃。古事流傳,其漫迤流衍如此者多,不足怪也。
又按:荀子《非相》列舉徐偃王、仲尼、周公、皋陶云云,似徐偃王年代最在後,則亦非周繆王及春秋楚文、莊時人矣。此篇列之聖賢之儔,而《王霸》篇又並稱宋獻、齊湣,此則時人對宋偃評量本不一致,《非相》亦不必出荀卿手筆耳。
徐偃王逃亡之謎
西周徐國國君徐偃王,見《說苑》)徐偃王逃往何處,眾說紛紜。史籍記載說他死於彭城武原縣(今江蘇徐州邳縣)東山。但據一些地方志,如《郡國志》《太平寰宇記》《大明一統志》等記載,徐偃王不是敗退彭城東山,而是南逃江蘇。
周穆王聯合楚文王"算計"徐偃王
清代徐時棟《徐偃王志》中,則有一場背後算計徐偃王的陰冷的對話: 楚王孫厲謂楚子曰:“漢東諸侯三十六國,胥服徐矣,不伐,楚必事徐。”楚子曰:“偃王有道,好行仁義,不可伐。”王孫厲曰:“臣聞大之伐小,強之伐弱,猶石之投卵也,猶大魚之吞小魚也,猶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且夫文不達德,武不任力,亂莫大焉。”楚子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