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練村

後練村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桃源鎮銅羅社區北,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20人。後練村主要農副業為苗木、水稻、油菜種植和蠶桑生產。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後練村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桃源鎮銅羅社區北,北面與本市震澤鎮交界,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集體所有農用地面積為2703.1畝,其中耕地433.1畝,園地276.8畝,林地1993.2畝。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20人。村黨總支成立於2004年12月,下設農業和工業2個分支部,共有黨員83名。
後練村主要農副業為苗木、水稻、油菜種植和蠶桑生產,2009年農民人均收入10500元。村里現有綠艷化工、美羅釀酒、金利織造、東方輕化、方偉噴織、慧傑輕化、雙雄紡織、科藝電器、明太紡織等15家個體私營企業,其中年產值超1000萬元的有5家,屬黨員幹部“雙帶”型企業的有8家。
後練村歷來重視村黨組織和村委會各項建設。村黨總支認真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黨員目標管理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和“兩推一選”制度,積極完善黨員活動設施建設,2005年建成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接收點。切實加強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認真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充分發揮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村民理財小組的作用,強化對村務活動的監督管理。2005年榮獲吳江市村民自治模範村、吳江市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2009年被評為吳江市基層黨建示範點。
後練村黨總支在桃源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服務民眾為最終落腳點,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為,團結和帶領全村人民,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78.58畝(其中:田770.43畝,地 1308.15畝),人均耕地1.84畝,主要種植甘蔗、糧食、松脂等作物;擁有林地10432.44畝,水面面積148畝,其中養殖面積35畝;其他面積4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16戶通自來水,有71戶飲用井水。有287戶通電,有25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9輛、有農用運輸車20輛、拖拉機17輛,機車16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30畝,有效灌溉率為9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2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有9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3萬元,占總收入的55.5%;畜牧業收入23萬元,占總收入的1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30頭,肉牛46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109萬元,占總收入的33%;第二、三產業收入10.3萬元,占總收入的3.1%;工資性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2.1%。農民人均純收入161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4人(占勞動力的3.2%),在省內務工24人。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287戶,共鄉村人口1160人,其中男性612人,女性548人。其中農業人口1160人,勞動力746 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漢、傣、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345人,彝族610人,拉祜族205人。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50人,參合率95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4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7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距離鎮中學4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1人,其中小學生90人,中學生2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6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1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0元、“一事一議”籌勞10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萬元,有固定資產79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