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後大堂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位於贛榆縣贛馬鎮贛馬中學院內和贛馬中心國小北側,總面積約6000平後大堂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方米。遺址中心部位在今贛馬中學教學樓下,因此處曾是贛榆縣古代縣衙的後大堂而得名。經考證,後大堂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遺址是一處“文化堆積較厚,遺蹟現象複雜、出土文物豐富、文化序列較重的不可多得的史前遺址。”發掘概況
初次發掘遺址文化層厚 6.5米,有一座城牆痕跡,其時代可分為兩期,早期為漢代城牆,夯土築成,夯層明顯,夯窩清晰;晚期為在漢代牆基上的再次加築,一直沿用至近代。城牆下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堆積厚約2米,遺物有3層。上層有漢代繩紋板瓦、筒瓦、泥質灰陶罐、盆等殘片,中層有西周時期夾砂繩紋褐陶片、鬲足等,底層有夾砂陶鬼臉式鼎足、扁鼎足、盆式鼎足、鬹片、泥質黑陶竹節形豆柄、平底杯、罐把手以及掛紅衣泥質紅陶片,為典型的龍山文化遺蹟。1997年7月,贛榆縣文化局考古人員對位於贛馬中學院內的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大堂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遺址再次進行搶救性發掘,出土鬼臉式鼎足、竹節型豆柄、掛紅衣陶片鬲足、繩紋板瓦和筒瓦等重要文物,並出土一完整的黑陶罐。這一發現,在江蘇考古史上尚為首次。
2000年6月,曾再次發掘,清理出明清時期房址1座,唐代灰坑1個,漢代灰坑1個,龍山文化時期房址4座,灰坑9個,出土了大量遺物,有唐、宋、明、清時期的瓷器殘片,有漢代磚、瓦、盆、罐等器物的殘片,有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殘片和刀、錛、箭鏃等殘器。這次發掘,是因贛馬中學在遺址基礎上興建教學樓而進行的一次搶救性發掘,出土的文物不但豐富而且十分重要,是研究贛榆縣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重要依據。
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泛指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遺存,為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遺址圖3現於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4000年。龍山文化的代表特色為黑陶製品,出土文物中磨光黑陶數量多、質量精,能燒出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古代制陶史上的鼎峰時期,所以也稱作“黑陶文化”。龍山文化時期的出土文物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蚌器和少量的銅器,說明這一時期的先民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捕魚,已會蓄養牲畜,冶銅技術開始出現。技術上的進步還表現在建築上,出現了長方形的土台式建築,這種土台是夯築而成的,是商周時期盛行的夯土建築的開端。表明人類已由洞居、穴居走上地面,築屋而居。從社會形態看,已由母系社會逐步進入父系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同代遺址
龍山文化遺址在贛榆境內有多處發現,除贛馬鎮贛馬中學院內的後大堂遺址外,尚有位於城頭鎮青墩廟村北的青墩廟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1987年12月,贛榆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省政府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海頭鎮鹽倉城村西的廟台子新石器時代遺址(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鹽倉城遺址保護範圍);位於海頭鎮馬台村東北的大台子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城頭鎮蘇青墩村北的蘇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城頭鎮大河東村北的大河東新石器時代遺址(2006年6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現狀
1987年12月,贛榆縣人民政府公布後大堂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1. 贛榆新聞網 http://www.gyxw.com/news_content.asp?articleid=2309
2. 圖片1、2、3、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0ef170100bei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