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倉蒼鎮後按村
基本概況後垵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侖蒼鎮政府駐地東北5.8公里處,東與省新鎮相鄰,西與蕉坑村接壤,南與輝煌村相接,北鄰眉山鄉。後垵村村委會設在後安寨,聚落分布於南湖山東北麓河谷盆地,下設後垵、後畲、洋丘、三斗、桐只林等自然村。有11個村民小組,據相關政府網站統計,有人口1450多人。村落房屋分布錯落有致,山清水秀,民風純樸。
農業建設據相關政府網站統計,轄區內有耕地508畝,山地2864畝。山地較多,水土條件較好,因而種植業及林業在該村的經濟中占有相當的比重,尤其是一些特色的農林產品,山地綠化較好,主要林業品種有松、杉、竹、龍眼等,這些林木發揮著一定的經濟效益,並在保持水土、含蓄水源及改善環境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該村發展多種經營及具有特色的農業。
歷史沿革後垵村委會因駐地得名。民國年間與赤田嶺同屬復興保,1949年解放後屬妙峰鄉,1958年為工農大隊,1984年為侖蒼鄉後垵村委會,1985年改稱侖蒼鎮後垵村委會。
二、福建省寶蓋鎮後垵村
基本概況後垵村(原稱金峰)是石獅市寶蓋鎮建制村,位於石獅市區北部,東臨石蚶大道,南連山雅村,西靠鄭厝村,北與大北環接壤,距石獅市標僅2.5公里。據相關政府網站統計,全村人口2000人,500戶,一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
歷史沿革村後原有一座赤山頭,山形似馬鞍,“鞍”與“垵”諧音,故取名“後垵”。宋末元初,延陵吳氏平庵公從興化平海衛(莆田)遷居仙境,再遷靖山(松茂),暫居於“戴厝埕”,最後卜居後垵赤山頭邊。“赤”即是“金”之意,故改為“金山”、又稱“金峰”,成為後垵的雅稱。民國《台灣彰化吳氏金山衍派族譜》記載:“第一世始祖,肇居泉州府晉江縣南關外二十四都龜湖後垵鄉,地號金山,即金峰也。”
明代,因赤山頭被吳氏視為家族風水山,按其山形,想像為玄龜,故後垵亦稱為“龜山”。明末,後垵吳必達重修族譜,工部尚書林朝棟撰寫《吳氏譜序》。稱:“茲有龜山吳生必達以重修譜集,首舉其事,請序於余。”林朝棟還以龜湖塘、天馬山、赤山頭等形勝賦詩一首以賀:
突兀雙峰下,流光十里湖。
元龜拱北極,月馬躍南都。
萬石關家世,千枝匯圖譜。
簪纓應不息,眼底識全吳。
清初,後垵吳氏東二房登縉公(1648—1724年),名弼,字伯紳,因條陳平海方略,得到總督姚啟聖的器重。台灣平定後,吳弼入台求學,成為台灣鳳山縣“開台第一科歲進士(貢生)”,任福建松谿縣儒學訓導,參與編修《台灣府志》。吳弼第三子吳東龍定居彰化,為紀念祖籍來自“金山”,自稱“金山溯源台瀛衍派”。
後頭 位於後垵附近的一個古村落,以位於龜湖鰲頭之後而得名,又稱“厚頭”,記載於道光《晉江縣誌·鋪遞志》。
元代,曾氏聚居於此。清代《鋪錦新厝黃氏舊譜》記載,鋪錦三世祖黃君弼,卒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葬本都(二十四都)厚頭村鳳峰山”。
後頭曾氏至清代乾隆年間尚見於文獻記載。清代《鋪錦新厝黃氏舊譜》稱,黃植北,字哲純,生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娶後頭曾氏”。
據說,民國年間,因為後頭人口較少,耕地有限,某年遭遇瘟疫流行,村民患病死亡者甚多。倖存者陸續遷居到附近的山雅、後垵和蚶江錦里等地謀生,後頭村落逐漸廢棄,原有地界由後垵管轄。(
清代古厝八座、赤山頭風景區、吳氏金山宗祠、複式古厝、古巷紫金寺等。
民眾組織村委會在上級及村黨支部的領導下,並配套婦聯、民兵營、工會、治保會、調解委員會、婦代會、老人協會、南音社、共青團組織等群團組織。
重要資源據相關政府網站統計,境內擁有耕地700多畝的綜合蔬菜基地。
社會建設堅持民主決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項的決策,均堅持實行村務民主聽證,組織聽證代表進行充分討論,形成共識後再提交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健全和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合理確定各自的議事規則和議事範圍,討論決定重大村務事項,並督促決策事項的有效實施。經濟快速發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風尚文明,生活習慣衛生,村莊環境整潔,人與自然和諧,服務網路健全,民主法治進步,社會安定有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所獲榮譽後垵村曾獲得石獅市改舊建新“先進村”;發展農業經濟、農業增產“先進單位”;僑務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三、福建省後溪鎮後垵村
基本概況後垵村,位於集美後溪鎮中部,是省級“文明村”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據有關網站統計,後垵村有著兩千多人口,土地面積4607.30畝,其中耕地占了三分之一。
社會建設後垵村深切感受到寸土寸金和守土責任的重大。舊村改造,盤活土地,節約用地,是後垵村在發展中摸索出來的新經驗。在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的情況下,後垵村通過拆除臨時搭蓋、集中建設、舊宅基地翻新等辦法,節地挖潛,完成硬化道路16公里,自然社之間通水泥路,道路硬化率達98%,並建成門球場、科普畫廊、多功能兒童樂園和全省農村第一個標準化露天文化廣場。
在2005年的舊村改造中,村民自發義務投工投勞1萬多個工日,共拆除了臨時搭蓋的豬牛舍等各種建築物351座,清運土頭垃圾約3萬多立方米。村書記王聰明做好模範帶頭作用,主動將自家占道的房屋拆除,並發動親戚也將占道的房屋或臨時搭蓋的建築物自行拆除。
通過舊村改造,村民的生活條件提升了,同時也盤活了村中的大量空閒地,既為村民今後合理新增的生活居住用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又避免了占用耕地建房。
自2000年開始,該村每兩年一次,舉辦鄉村文化節,地點就在後垵田厝自然村。活動的內容有,邀請全市的老人門球隊、轄區各村及企業的籃球隊舉辦球賽,同時進行猜謎、拔河比賽,上演薌劇、舉辦電影晚會和大型文藝演出等。
為了讓村民們有一個活動的場所,2000年,一個占地面積5畝多、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可容納1000多人的下沉式文化廣場在田厝自然村落成。該文化廣場總投資30萬元,得到了市文明辦、區文明辦、後溪鎮等的支持,但其主要以村民自籌為主。
該下沉式文化廣場,是露天式的文化廣場,仿白鷺洲文化廣場而建,自落成之後,便成了附近村民們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除了每兩年一次的鄉村文化節,其他平時的一些活動往往也放到此地來舉行。
四、福建省紫山鎮後垵村
【地名含義】
後垵村為村址,位於丘陵山勢似馬鞍形後部,因人以土地為生活,故去掉“革”改為斜“七”即為垵,路溝村有地名“馬鞍之稱”。
【歷史沿革】
元代屬惠安縣黃田鋪。明代期間屬惠安縣黃田鋪光德里的十八都。民國30年,屬惠安黃塘鄉後垵保。1949年屬惠安縣社厝第九區、恆德鄉。1958年屬惠安縣東紅人民公社、後垵大隊(包括美仁大隊),美仁大隊於1962年析出。1999年從黃塘鎮析出建鎮,屬紫山鎮後垵村委會。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後垵村位於紫山鎮東南部(東、西、南三面靠山,一面北為後垵溪流,水流黃塘溪)東距縣城7公里,南與黃塘接壤,西蓮黃塘溪流,北距鎮政府1公里。境內有310線與南田線串通、交通便捷。
【人口、土地面積】
後垵村行政區域面積為1.8平方公里, 全村共665戶,人口2731,全村耕地面積2660畝,林木山地951畝。
【村容村貌】
1980年前,後垵村百分之七十以上為採石、開山的手藝,是靠硬骨頭,故稱“打石王”。2000年後通過改革開放,新農村建設,推動本村社會經濟和各項工作進展,域內各自然村有水泥路串通,商業、石業加工、鞋業、服裝、電子企業、養殖業…等全面發展,特別是服裝、電子企業,跨越鎮、縣、省到全國甚至國外,村貌煥然一新,欣欣向榮。
育才方面:解放前大學生是空白點。1980年,只三個人,如今大學生超過百人,研究生四人,博士2人,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在振興中華大時代的潮流中,不斷湧現出大批“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國之俊才,為國爭光再創輝煌,2004-2005年被縣評為“先進村”,2006年被縣評為“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村”,2006-2007年被縣評為“模範村”,2007年被縣評為“平安村”,同時評為“先進徵兵工作單位”。
【氣候與物產經濟】
後垵村區域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有利於工、農業生產發展。村裡有商店、鞋業、勞務、石業加工、服裝、電子等行業,村民年收入達6881元,社會總產值達6億元。
【域內設施】
域內有後垵國小、幼稚園、村衛生所、後垵老人協會,健身活動場所等文化生活陣地,並有一支腰鼓南音文藝隊,有聲有色的文化生活,活躍後垵。村里設有四個垃圾圍,配置環保員,及時清除保持清潔衛生。域內還有一支設有巡邏隊,保衛後垵平安,社會和諧。
【下級組織】
下轄:後宅、後吳、療厝、中隊、土樓、路溝、青林口、許厝8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
【郵政編碼】36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