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業是全村的主導產業。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和蔬菜,糧食年畝產1000公斤,蔬菜畝產2500公斤。村里非常重視養殖業,主要有養雞、養兔等,其中,養雞15餘戶,養兔10餘戶。
基礎設施方面,村里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地下水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主要依靠河灌。投資20餘萬元新蓋了村委會,配備了遠程教育網路,建立了文化中心。
相關詞條
-
十里後村
十里後村黨支部5人組成,村委4人組成。 五台山北路、雲中北路是政府與十里後村聯合建成。 十里後村為城市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
-
十里村
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朝陽鄉十里村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朝陽鄉境內,北與朝陽鄉王村相臨,南與朝陽鄉溪邊村接壤,西北與朝陽鄉獅山村東山嶺相接,東可直達上饒新火車站。...
江西省上饒市朝陽鄉十里村 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金河鎮十里村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桃花鎮十里村 -
十里後村[山西忻府區長征街道下轄村]
山西忻府區長征街道下轄村
-
十里鎮
十里鎮地處甘肅省岷縣城西部,距岷縣縣城5公里,位於東經103°57′,北緯34°29′。東靠岷陽鎮,南依秦許鄉,西臨西寨鎮,北濱洮河,與清水鄉隔河相望。...
歷史沿革 經濟發展 城鎮建設 藝術旅遊 勞務輸出 -
十里後村[山西朔城區滋潤鄉下轄村]
基本情況:總人口380人,外出打工人員170人,在外上學50人,五保戶6戶,低保戶6戶;總耕地面積2500畝,其中退耕還林畝,現...
-
後村
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使臨漳享有“六朝古都”之美譽。 後村歷史悠久。據王國良...的土堡,在堠的遺址上定居,故名堠村。北宋此村叫堠村,清鹹豐年有東堠村,後演變為後村。後村現有耕地1311畝,農業人口1107人。村情概況後村...
河北省臨漳縣後村 村情概況 基礎設施 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拉市鄉後村 -
十里城村
十里城村隸屬於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臨北回族鄉,緊靠淮河,十里城歷史悠久,向為淮河北岸周邊貿易集散地,十里城村位於淮河縷堤腳下北側,處臨北回族鄉政府西約8公...
簡介 村名由來及新區建設 人口民族 歷史沿革 區位交通 -
十里村[安徽省來安縣新安鎮十里村]
新安鎮十里村位於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城北部,因距來城10里路程而得名。十里村委位於來安縣新安鎮以北,座落在來舜公路兩側,距來安縣約1公里,北向環城。北與舜...
概述 行政 經濟 教育 農業 -
後店村[山東省煙臺市海陽二十里店鎮下轄村]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蔡姓兄弟二人在此開設兩個店,後各發展成村,統稱店上集。本村居北,故稱後店村。清康熙年間(1662-1772年),因本村東距東...
社會進步 組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