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彭琳,土壤肥料學家。長期從事土壤肥力、微量元素及旱作土壤培肥研究。早期進行了石灰性土壤施用氮磷化肥與栽培、輪作配合等方面的試驗。對地下肥水資源進行分區與開發利用,倡導施用微肥,提出了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發展與綜合治理開發的戰略構想。
1927年7月7日 出生於湖北省應城市巡檢鄉彭畈村。
1949-1952年 在武漢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
1952-1953年 在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學習,並畢業於該院。
1953-1955年 任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55-1963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實習員等。
職業生涯
彭琳,字本琳號念祖,村人叫念伢。1929年7月7日生於湖北省應城市巡檢鄉彭畈村一個農村知識分子家庭。自幼隨父念書,1945年考入應城縣初級中學、後考入湖北省立漢陽高級中學學習,
1949年考入國立武漢大學農學院農藝系,
1952年武漢大學農學院與有關院系合併成立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1953年秋華業於該院,分配到南京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同年8-11月到東北進行森林土壤調查。
1954年到陝西省綏德縣,在辛店進行水土保持定位研究。1955年到該省武功縣楊陵鎮,在土壤研究所下設的黃土試驗站工作。
1955年中國科學院決定籌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同年,彭琳由東南繁華大都市南京調到西北偏僻小鎮楊陵鎮,無怨無悔,在這個小鎮工作40多年。
他先後從事旱地培肥和作物豐產研究,綠肥調查研究和地下肥水資源分區與開發利用研究;黃土高原微肥使用的有效條件與施肥技術研究;稀土肥與微肥研究及微肥推廣;黃土高原地區農林牧業綜合發展與合理布局及糧食產量潛勢及人口容量研究等。彭琳深感進行旱地土壤養分與培肥施肥研究必須開展輪作肥料長期定位試驗,該項研究中的部分試驗已進行15年。彭琳很重視科學普及工作,他曾進行科普講座40多場,編寫科普文章多篇。彭琳被聘為中國土壤學會第六屆、第七屆理事會土壤肥力專業委員會委員,當選為陝西省土壤學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
主要論著
1 彭琳,彭祥林等.《陝北坡地耕種土壤施用礦質氮肥的初步研究》.科學與技術.1958(4):31~35
2 彭琳.《古耕普通黑褐土的磷肥肥效問題》.土壤通報.1959(2):7~16
3 彭琳參加撰寫.《小麥的密集和深耕》.見:農業豐產研究叢書第1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
4 彭琳.《小麥豐產問題研究》.見:農業豐產研究叢書第4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
5 彭琳主編.《肥水》.北京:科學出版社,1973,等等。
所獲獎項
50年代起,彭琳開始研究黃土高原土壤養分消長趨勢,發現黃土高原土壤氮庫人不敷出,並且旱作土壤養分含量大多低於灌溉土壤。在氣候乾旱和土壤侵蝕嚴重地區養分含量更低。彭琳的研究證明,在一定降水條件下,通過施肥培肥,旱地生產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旱地培肥措施主要有:夏閒深耕、豆茬輪作和重施廄肥。配合施用化肥是進一步提高塿土肥力和增加作物產量的重要途徑。彭琳認為,旱地土壤培肥的現代技術主要是:化肥與專用肥結合、少耕免耕與覆蓋栽培結合、碳三作物與碳四作物輪作。他先後發表了“旱地土壤培肥原理與實踐”、“黃土區旱作土壤資源及其合理利用”等論文21篇。彭琳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情報研究所協作進行的“2000年農牧業科學技術發展預測研究”,獲中國農業科學院1983年度農業技術改進三等獎。
長期以來有關丘陵旱坡地土壤氮素供應與氮肥肥效問題很少有人研究,彭琳於1956-1957年在陝西省綏德縣試驗發現,黃綿土供氮能力很低,年供氮量只能滿足作物正常需要量的1/5左右。他在“陝北坡地耕種土壤施用礦質氮肥的初步研究”和“陝北黑壚土型熟化土與關中古耕普通黑褐土上冬小麥肥料試驗初步報告”中肯定了坡地施用氮肥的效果,從而打破了丘陵山區坡地從不施用化肥之慣例。認為“陝北坡地耕種土壤所含氮量遠不能滿足作物需要”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氮素流失與淋失。他研究發現,在地勢寬闊平緩、潛水徑流滯緩、上覆土層或岩層滲透性良好、下伏砂礫層位埋藏較深、隔水層位和潛水水位埋藏深度適中地段,淋失下滲的硝態氮則存藏於地下水中(俗稱肥水或地下肥水),當其含量超過15毫克/升時,用於灌溉有明顯效果。據調查,陝西省關中地區肥水存藏豐富,彭琳對其進行了分區評價,發表有關論文4篇,“肥水”專著1部,並獲陝西省科學大會獎和1979年陝西省科技成果獎。
主要貢獻
1935年至1956年20多年間,科技人員在石灰性土壤上進行不少磷肥試驗,約有2/3~3/4不表現肥效,並推斷這類土壤“磷質並不缺乏”,或者將施磷無效歸結為石灰性土壤中鈣對磷的固定,提倡將過磷酸鈣與廄肥製成粒肥施入。
彭琳於1955年至1958年在楊陵旱地石灰性土壤的試驗表明,磷肥肥效十分顯著,並且證實磷肥製成顆粒施用與等量粉狀磷肥的肥效十分接近。在國內首次提出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過磷酸鈣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過磷酸鈣不必製成粒肥施用。磷肥在大面積施用中,也有少數地塊施用磷肥肥效不顯著。為此彭琳做了機理研究,認為這與土壤,有效磷含量有關,有效磷含量高,則肥效不顯。他還證明,磷肥與氮肥配施,作物的吸磷量及磷肥利用率均隨氮肥用量加大而提高,稱之為“磷配氮,氮促磷”效應,或“施氮促磷”效應。試驗還發現磷肥與廄肥配施可發生“替代”效應,因此,長期大量施用廄肥或其他有機肥的地塊施用磷肥往往不增產。
他的“黃土地區土壤中磷的含量分布、形態轉化與磷肥合理施用”一文被評為陝西省1991年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並簡要載入“Soils and Fertilizer”(1991,54(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