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簡介
彭浦新村街道辦事處位於上海市閘北區西北部,東起嶺南路,西到東茭涇河,南臨場中路、走馬塘,北接共康路和高壓線走廊。有33個居委會,49429戶居民 125974人,14074名來滬人員歷史沿革
(1)民國17年(1928年),上海特別市政府將閘北市改為閘北區。
(2)民國26年八一三日軍侵滬,同年11月,上海市淪陷。日偽政權在區境設立閘北區治安維持會。
(3)民國27年1月,取消閘北區治安維持會,旋即成立閘北鎮,先後受閘北區政務署、滬北區公署、第三區公署、滬北區公署管轄。閘北鎮鎮公所設在虬江路觀音堂,轄4個鄉、24個保、216個甲。直至抗日戰爭勝利,其管理範圍沒變化。
(4)民國34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接管上海市。
(5)民國35年,第十四區(閘北區)整編為45個保、1296個甲(不包括2個水上保),第十五區(北站區)整編為52個保、1474個甲。
(6)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成立閘北和北站區接管委員會,區境設定8個接管專員辦事處(其中閘北區4個、北站區4個),作為區接管專員派出機構。
(7)1950年6月,撤銷區接管委員會,成立閘北區和北站區人民政府。閘北、北站兩區分別成立冬防區分會和冬防指揮部,下按公安派出所管轄範圍建立11個冬防辦事處(其中閘北區4個、北站區7個)。
(8)1951年7月,撤銷區冬防委員會和冬防指揮部,兩區分別設定11個區人民政府派出人員辦事處(閘北區4個、北站區7個)。
(9)1952年6月,以原有區人民政府派出人員辦事處為基礎,按照公安派出所區劃,兩區改設16個區人民政府辦事處,其中閘北區9個,北站區7個。
(10)1955年7月,閘北和北站區分別成立區人民委員會,原設定的辦事處定名為街道辦事處,作為區人民委員會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均以路名或新村命名,劃小街道管轄範圍,閘北區設19個街道辦事處,北站區設17個街道辦事處。
(11)1956年2月,閘北和北站區合併成立閘北區人民委員會,仍設36個街道辦事處。
(12)1956年8月,街道管轄範圍擴大,原36個街道辦事處合併為21個街道辦事處。
(13)1958年,全區21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山西北路、開封路、天目路、廣肇路、新民路、寶山路、青雲路、中興路、烽火9個街道辦事處。
(14)1960年4月,新建彭浦街道辦事處,區境增為10個街道辦事處。
(15)1962年11月,新建北站街道辦事處,撤銷天目路街道辦事處,重建山西北路街道辦事處。
(16)1963年8月,廣肇路街道辦事處改稱天目西路街道辦事處,新民路街道辦事處改稱新疆路街道辦事處。
(17)1964年,新建虬江路、漢中路、海寧路3個街道辦事處,區境增為13個街道辦事處。
(18)1967年9月起,街道辦事處相繼改為街道革命委員會。
(19)1978年,撤銷街道革命委員會,恢復街道辦事處。
(20)同年11月,撤銷彭浦街道辦事處,建立共和新路和彭浦新村街道辦事處,全區增為14個街道辦事處。
(21)1984年10月,調整街道辦事處,撤銷海寧路街道辦事處,併入山西北路街道辦事處和北站街道辦事處,區境減為13個街道辦事處。
(22)1985年2月,新建大寧路街道辦事處。1987年,烽火街道辦事處改稱芷江西路街道辦事處。
(23)1987年12月,新建臨汾路街道辦事處,全區增為15個街道辦事處。
(24)1991年9月,撤山西北路街道辦事處與北站街道辦事處,建北站街道辦事處;撤新疆路街道辦事處與開封路街道辦事處,建西藏北路街道辦事處;撤漢中路街道辦事處與天目西路街道辦事處,建天目西路街道辦事處。
(25)1992年9月,寶山區彭浦鄉劃歸閘北區。至1993年12月,區人民政府設派出機構12個街道辦事處。另有1個鄉人民政府。
經濟建設
2006年,街道辦事處以創建文明城區和幸福家園為總抓手全力推進各項工作。立足“服務、合作、共贏”經濟策略,街道積極應對招商引資相關政策調整和缺乏經營場地、資金等問題,又好又快發展社區經濟。全年完成總稅16749萬元,同比增長119.5%;完成地方稅收2702.76萬元(不含房產稅);引進企業85戶,引進資金13565萬元。社區經濟結構發生可喜變化,50萬元以上企業由原來4個增加到現在14個;100萬元以上企業由原來2個增加到4個。財政收入結構由原來依靠稅收和搭建出租收入為主變為現在依靠稅收為主,為社區發展奠定紮實經濟基礎。
城市管理
圍繞“規劃、改善、長效”目標,街道辦事處強化市容管理建設。
(1)整治場中路曲沃路至共和新路段“居改非”,對保德路、長臨路、臨汾路、場中路等路段160多家商店店招店牌進行統一整治,改建捲簾門100多扇。
先後翻修聞喜路、長臨路和三泉路,解決多年困擾康德公寓和共和新路4605弄小區居民通道問題。加大道路道路兩側、“三口”和小區的拆違工作力度,共拆除違法搭建6685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167.1%。
(2)配合市區有關部門先後完成彭五小區12棟房屋成套率改造試點工程和共康四村21.4萬平方米市綜合改造工程。
改建聞喜路農貿市場和配合改造平順路菜場。創建揚塵污染控制達標街道和藝康苑市級安靜居住小區。積極開展愛國衛生月、小區整治活動,全年發放各類宣傳資料6279份,清除無主垃圾318噸,大件垃圾282噸,清洗明溝、垃圾棚(桶)5956處,整治3109個樓道和1200幢大樓公用部位,刷白門棟2105個。
(3)人口和計生工作堅持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提升優質服務水平,年內戶籍人口出生466人,計畫生育率100%,外來流動人口出生91人,計畫生育率98.9%。
社區建設
社區安全
(1)緊扣“防範、控制、責任”環節,社區安全穩定進一步加強。
在33個小區啟動平安小區創建工作,年底有7個小區創建成區級平安小區。全年刑案下降12.91%,入室盜竊案下降3.01%。對小浴室、小理髮店、足浴屋等進行集中整治和日常檢查。組建450人禁毒工作志願者隊伍,對362位吸毒人員動態管理。對25個居民區74名610對象逐一成立幫教工作小組。及時化解、預防在先做好司法工作,實現社會矛盾糾紛聯防、聯勤、聯調、聯治。全年司法、信訪接待來訪260餘起1400餘人次,處理各類信訪來件400餘封。社區發生各類糾紛290起,解決成功率100%。“110”接處警946起,全部調處完畢。確保“六國峰會”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等重大節慶時期社區穩定。街道與相關部門和轄區1000多家單位、3500多個崗位層層簽約安全責任制。年內,出動檢查人員2047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企業2424次(家)。轄區生產經營單位全年無死亡事故,安全生產重大事故得到控制並超額完成區安委辦下達指標。
社區服務
著力“基礎、對應、拓展”重點,做實社區服務體系。
社區就業服務
辦事處在組織措施、拓展渠道、清理公益性崗位、安置“雙困”人員就業、青年培訓和促進就 業、職業培訓帳戶卡發放、創業帶動就業、控制失業登記數、收繳外勞動力綜合保險和隊伍建設等方面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全年完成新增就業崗位1895個,是年計畫111.4%;通過自主就業和街道推薦就業相結合實現就業有10050人,其中在外區就業占85%;職業培訓帳戶卡發放1620張,是年計畫129%;月均參加外勞動力綜合保險3373人,超目標數5%;安置雙困人員445人,達到認定一個、安置一個、保障一個要求;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目標數以內。加強失業、醫保、低保等弱勢群體社會保障和幫困工作。申領失保金和延長申領失保金31221人次,發放失業保險金1288.24萬元;發放各類幫困救助1093.75萬元78535人次,大病重病醫療救助42.93萬元258人次,愛心慈善超市發放實物共1300份,計4萬元左右。
社區衛生和保障
社區衛生中心和市北醫院為社區居民減免掛號費40萬元;受理無保障高齡老人納入社會保障1038人,辦理學生卡10042張,社會保障卡1287張。改建並開放2210平方米10個星光老年活動室。新建彭浦第二老年公寓,新增養老床位120個。新建老年人日托照料服務中心。為1300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對1800名獨居老人開展結對關愛活動,完成全年240個“安康通”指標登記。圓滿完成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街道被評為區殘疾人抽樣調查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上海國際特奧邀請賽我街道為閘北區唯一特奧社區接待單位,10月12日至14日成功接待捷克共和國、汶萊達嚕薩蘭國特奧代表團,接待工作得到區政府和市、區特奧執委會好評。完成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街道和通過市雙擁模範街道驗收。
民主建設
把握“制度、民主、活力”特點,基層民主建設進一步加強。
(1)成功完成第八屆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產生第八屆居委會成員252人。街道直選比例為82%,列全區第一。
(2)居委會主任研究會和特色創建工作為基層政權建設發揮較好作用,受到區政府好評。完成區十四屆人大代表選舉工作,全街道63800餘名選民參加投票選舉,選民參選率達到90.74%,並一次選舉成功。
文化建設
抓緊“整合、互動、提升”工作,發展社區各項事業。
(1)改建社區文化中心,新建兩片公共運動場,籌建社區人文歷史展示廳,創造良好人文環境。
深化社區教育,促進學習型社區創建。街道辦事處批准為《上海市社區教育實驗街道》,《提升困難人群人文素養 共建彭浦幸福家園的實驗研究》課題經市審核並予以立項。《培訓社區教育品牌,提升居民文明素質》榮獲區社區教育十大實事項目成果獎並在社區教育工作大會上作發言。組隊參加市、區重大民眾性節慶活動,在上海國際茶文化節社區老年茶藝比賽中獲二等獎。精心組織19支隊伍參加區八運會18項體育競技,成功承辦閘北區手杖操比賽,獲閘北區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優秀組織獎。組織手杖操排舞代表區參加市十三屆運動會比賽,並獲乙組自選套路第二名,規定套路第三名。
(2)街道把辦事處文明創建工作作為推進社區黨建、社區建設、社區發展總抓手,在社區形態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質文明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取得新版“上海市文明社區”光榮稱號,圓滿完成上海市文明城區“中試”測評與新版市級文明小區檢查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