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來源有二
1、為祝融之後,以國為氏。相傳陸終為古祝融之後,生有六子,三曰彭祖帝堯封彭祖於彭(今江蘇徐州市),為大彭氏國。大彭氏國於商朝被滅後,子孫以國為氏,就是彭氏。彭祖原姓籛名鏗。據說他年輕時做了一碗野雞肉羹獻給上帝,上帝吃得高興,就賜他長壽。他經歷夏商兩代,活了八百多歲,所以人們稱他彭祖。商朝時,商王派人向他討教長壽的秘訣,他卻回答說:"我幼年時父母雙亡,從小就身體不好。長大後,又碰上犬戎入侵,流落西域一百多年。我從年輕時到現在,已經死了四十九個妻子,失去了五十四個兒子,經歷的人生憂患實在太多,精神上大受影響。象我這樣的人,本來就先天不足,後天又保養不好,所以現在身體弄得如此乾瘦枯槁,恐怕快要不久於人世了,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延年益壽的方法呢?"說完就長嘆一聲,飄然而去。
2、祝融之後有八姓己、董、彭、禿、妘、斟、曹、芊。周滅之。彭為八姓之一。
聚集地(遷徙分布):
春秋時彭氏已向西、向南遷徙。此後至晉代,由於戰亂及官職周遷等原因,彭氏又有播遷於今山東、陝西、甘肅、江西、四川、福建等省者。唐玄宗時,為避安史之亂,彭構雲遷居彭州宜春(今屬江西)。彭構雲5世孫彭玕居於廬陵吉水之山口村,其子孫分布於今吉安市、吉安縣、永豐縣、吉水縣、峽江縣、安福縣、永新縣、泰和縣。彭玕6世孫彭嗣元遷居分宜縣。彭嗣元8世孫彭躍次子彭延年定居於廣東揭陽之浦口村,是為彭氏入粵始祖,後分出漳州、泉州等支派。其中彭延年第三子彭銳的裔孫彭君達於明朝遷入廣東梅州,是為梅州彭氏始祖。自清代開始,閩、粵彭氏有部分移居台灣,此後,有的又遷徙至東南亞及歐美。
堂號
"可祖堂"、"長壽堂":都是說的彭鏗(即彭祖)的故事。彭鏗封於彭,他的道值得後人學習(古典文學"其道可祖"),人稱"彭祖"。彭祖活了800歲,商朝末年他就當了守藏史,到了周朝又當柱下史,所以又叫"長壽堂"。
彭姓又以"隴西"為其堂號。
歷史名人:
彭 祖:堯的臣子籛鏗。陸終氏第三子,帝顓頊之孫,歷虞夏至商,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因封於彭城,故稱為彭祖。後世用以比喻長壽。
彭 蒙:戰國齊的隱士,田駢之師,思想與莊子的齊是非說相近。
彭 越:字仲,昌邑人。為漢初功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梁王。曾先後在漢高祖劉邦收魏、定梁、滅楚的戰事中建立奇功,後來被封為梁王。他與當時的韓信、英布被稱為"三王"。
彭瑩玉:元末紅巾軍領袖徐壽輝部將領。
彭紹升:字允初,號尺木,又號知歸子及二林居士,際清是他受菩薩戒的法名。江蘇長洲縣人。清代著名的居士。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縣官,辭不就。因結織羅有高與閱讀明朝高僧紫柏的全集,受到感動而歸心佛法,尤深信淨土。他在淨土教義上除蓮池外,最推重省庵。平日常閉關念佛,發願回向。著有一行居士集、居士傳、阿彌陀經約論、一乘決疑論等。對清代淨土信仰的推展有重要的影響。著有《二林居集》。
彭德懷: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帥之一,驍勇多智,曾領導韓戰,為一代偉人。
彭孫貽::清詩畫家,與同邑吳仲木同為名流,稱"武原二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