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忠(1932~1986)

彭志忠(1932~1986)

1959年,他領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礦物晶體結構分析實驗室,成為中國礦物晶體結構和晶體化學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彭志忠(1932~1986)

正文

彭志忠(1932~1986)中國結晶學家礦物學家。1932年 9月14日生於湖北天門縣,1986年3月31日卒於北京。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曾任北京地質學院副教授,武漢地質學院及北京研究生部教授。擔任過中國地質學會礦物晶體學委員會主任、中國新礦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和國際結晶學會教育部顧問等。1956年,彭志忠首次合作測定了葡萄石的晶體結構,突破了W. L.布喇格30年代建立的矽酸鹽分類體系,攻下了20多年沒有搞清楚的一個最重要的矽酸鹽結構。1959年,他領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礦物晶體結構分析實驗室,成為中國礦物晶體結構和晶體化學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到80年代初,他領導實驗室共測定了50多種礦物的晶體結構,合作發現了30多種新礦物和新變種,10多種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晶體結構現象,研究成果均達到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1985年以後,他抱病研究了“五次對稱”和“準晶體”這個世界性的重大科研課題,發表了《準晶體的構築原理及微粒分數維結構模型》(1985)等重要成果。他的研究成果曾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四等獎。
彭志忠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多年,著述很多,主要著作有《葡萄石的晶體結構》(1959)、《星葉石的晶體結構》(1963)、《X射線分析》(1962)、《晶體的測量》(1962)、《鐵橄欖石-高鐵鐵橄欖石晶體結構中缺席的有序-無序現象及其成因探討》(1979)和《結構礦物學的新成果》(1983~1985)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