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
彭岳松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老二,從小十分懂事,很得父母喜愛,鄰里鄉親誇獎。他在校學習刻苦認真,經常名列班上前茅,期中、期末總會捎上一張獎狀,回報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至今保存完好的獎狀有27張之多,多次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團員、班幹部”。彭岳松在校關愛同學,在家孝敬父母,友善鄰里鄉親,在當地傳為美談。他的父母體弱多病,父親患支氣管炎,常年哮喘,幾乎喪失勞動能力。母親患關節炎,行走不便,下有兩個未成年的弟妹需要照顧。彭岳松很能體諒父母的艱辛,從不向父母提生活上的要求,放學回家,不是操起鋤頭,就是拿起扁擔,到田裡、地里幹活,到山上砍柴,掙點工分補貼家用。他也從不亂花一分錢,即使父母親交待買東西剩下的錢給他零用,他也如數上交。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條件下,197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公田區高畢業。當時,受歷史條件限制,仍未恢復高考,他只能將書本束之高擱,回家務農。時任公田區區委書記的彭志雄同志對他很了解,也很器重,極力推薦他上社來社去大學,但終因所謂鍛鍊期時間不夠,未能成行,就這樣他被擱在農村務農。生性倔強、不甘命運安排的他,覺得應該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為鄉親們乾點什麼,不能就這樣埋沒了。年僅16歲的他,選擇了當時困擾農村經濟發展缺少獸醫的行業——畜牧業,當起了獸醫。雖說隔行如隔山,彭岳松硬是憑著自己紮實的知識功底,刻苦自學獸醫專業知識。半年後,成為遠近聞名的獸醫。他不僅醫術高明,而且服務態度好,信譽度高,方圓二三十里農民只要有求於他,他都隨喊隨到,從不推諉。有時,即使半夜一個信捎來,他也二話不說,背上藥箱就出發,凌晨二三點歸家也成了家常便飯。但他從不叫苦喊累,而是樂此不疲,任勞任怨,就這樣,精益求精的他一乾就是三年。
棄醫從戎
1978年,越南肆虐我廣西、雲南邊境,造成我國邊境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戰爭一觸即發。就在這時,年僅19歲心憂祖國的彭岳松聽到越軍入侵的訊息後,義憤填膺,怒火中燒,毅然棄醫從戎。1978年4月,他終於穿上了夢寐以求的綠色軍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
彭岳松入伍後,在53567部隊61分隊服役。進入部隊這個大熔爐里,彭岳松有了施展才華的天地,他所在分隊是步兵中的炮兵。這裡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鮮的,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他一方面如饑似渴地刻苦鑽研軍事技術,積極參加軍事訓練,苦練殺敵本領。另一方面不斷強化自己的政治素養,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著作的學習,積極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多次向連隊黨支部提交入黨申請書,同年11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預備黨員。由於彭岳松同志訓練刻苦,文化基礎紮實,短短兩個月,各項軍事測試全部過關,並在實彈射擊中百發百中,被譽為61分隊的“神炮手”,他深得連隊幹部的器重,擔負起連隊的宣傳工作。在連隊,由於彭岳松行為規範,技術過硬,思想純正,入伍六個月,受到兩次獎勵,先後評為“先進個人”和“優秀戰士”。
為國捐軀
當兵打仗的渴望在彭岳松入伍不到10個月就成為了現實,1979年2月,彭岳松所在連隊奉命調往廣西前線。他們的任務是摧毀敵軍的堅固火力點,掩護我軍向敵陣地發起進攻,為大部隊推進掃清障礙。彭岳松由於軍事技術過硬,被推薦擔任一炮手。在戰鬥中,彭岳松同志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發揚團隊精神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作戰英勇頑強,戰鬥中,敵陣地上有三個火力點很頑固,封鎖了我軍前進的道路,不拔掉這幾個障礙,我軍將不但貽誤戰機,還將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在這種情形下,彭岳松同志搶抓戰機,發揮嫻熟技術,發射炮彈三發,摧毀了敵人的兩個火力點,給了敵軍以沉重打擊。不幸的是,在彭岳松同志準備發射第四發炮彈時,腿部中彈。戰友為他作了簡單的包紮,極力要將他抬下火線,但彭岳松強忍劇痛說:“不要管我,我沒事的,爭取時間就是勝利,殺敵要緊。”就這樣,彭岳松同志堅持重傷不下火線,堅守在陣地上。由於戰鬥進展很快,部隊繼續向前推進,彭岳松在受傷地點滯留了五天。
1979年2月28日,由於傷勢過重彭岳松壯烈犧牲,時年僅20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為他追記二等功,並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和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