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彩會,作為民間民眾歡慶佳節的藝術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相關信息
據輝縣戲曲志介紹,輝縣商代就出現了塤(1956年在輝縣琉璃閣出土,現在中國博物館珍藏),距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這種樂器可以吹奏七聲音階和部分半音。輝縣在漢代就出現了“百戲”,它包括歌舞,角牴優戲、雜技、說唱等。有一部分藝術形式在輝縣的春節彩會中可以看到,如:高蹺、旱船、獅子、秧歌、竹馬等,至今盛行不衰。唐代參軍戲、歌舞在輝縣盛行。輝縣一般正月初五下午在城關有彩會,正月十五、十六擁有孟莊、高莊、百泉等地的彩會來城內表演。彩會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盤鼓、腰鼓、背裝、雜耍、舞龍、舞獅、抬花轎、武術等。
輝縣彩會由會頭、會央、會尾三部分組成。會頭前為銅鑼開道,鐵炮揚威,錦幡漫舞。彩旗有日月旗、龍鳳旗等,也有紅、黃、藍、綠等色的旗。因古代彩會與元宵節燈展融為一體,也有撐燈演會的。因此,現在彩會隊伍中也有燈籠這一項。彩會一般以莊村為單位,自編自演。參加彩會的人,身著漢民族傳統服裝,年齡有老有少,由於參加鄉鎮的方向不同,起會地點與落會地點也會有所不同。
在如今的彩會中也有幾項與以前有所不同的地方。如踩高蹺,現在只是站在高蹺上往來走動,而以前高蹺的表演每人還要扮演一個角色,像演戲一樣唱上幾段。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新的藝術形式也逐漸融入彩會中,如西洋鼓樂吹奏等。彩會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又適應人們的欣賞潮流,大大豐富了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