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
菩薩名,華譯為慈氏,現住在兜率天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將來當於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下生此界,繼釋迦牟尼佛之後,為賢劫之第五尊佛。
彌勒在佛教史上被認為有兩種不同的身份。他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幾乎可以說超過任何
![彌勒山](/img/c/a8a/nBnauM3X2AjMxEDM0cjNzgDN5ETM5IDO1IDMwADMwAzMxAzL3Y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彌勒菩薩還被認為是唯識學的開山祖師,為佛滅後九百年頃之印度人,為大乘佛教瑜伽行學派的始祖。現存漢譯藏經中,造立者注名為彌勒菩薩者,有《瑜伽師地論》 、 《大乘莊嚴經論頌》 、 《辯中邊論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等;於《藏文大藏經》中,除上述諸論之外,尚有《現觀莊嚴論》 、 《法性性分別論》 、 《大乘究竟要議論》 。相傳彌勒為無菩菩薩之師,創倡瑜伽唯識之教理,後傳授無著。另據《婆藪盤豆法師傳》所載,無著嘗上兜率天,向彌勒菩薩咨問大乘空觀之理,而因其師亦名彌勒,後世遂將之視同為當來成佛之彌勒。
彌勒菩薩現居的兜率天是十善報應勝妙福處,其外院據《彌勒上經》所載
![彌勒山](/img/8/2b7/nBnauM3X3MDN5gjM4ETO3kjNwITM1UDN3UDMwADMwAzMxAzLxk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兜率內院,更為殊勝,是彌勒菩薩所居處。有“四十九重微妙寶宮。一一欄榍萬億梵摩尼寶所共合成,諸欄楣間,自然化生九億天子,五百億天女。一一天子手中化生無量億萬七寶蓮華,一一蓮華上有無量億光,其光明中具諸樂器,如是樂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須知內院的殊勝,皆是補處菩薩內證勝所莊嚴的。因此,在內院中還有“時諸園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游梁棟間,於四門外化生四花,水中出華如寶華流;一一華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諸菩薩莊嚴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天諸甘露自然盈滿。左肩荷佩—無量瓔珞,右肩復負無量樂器,如方住空中從水而出,讚嘆菩薩六波羅蜜;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亦有七寶大師子座,高四由旬,閻浮檀金無量眾寶以為莊嚴。座四角頭生四蓮華,一一蓮華百寶所成,一一寶出百億光明,其光微妙化為五百億眾寶雜花裝嚴寶帳。時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寶,以為寶鈴懸寶帳上;時小梵王持天眾寶,以為羅網彌覆帳上。爾時,無數天子天女眷屬,各持寶華以布座上,是諸蓮華自然出五百億寶女,手持白拂侍立帳內。持宮四角有四寶柱,一一寶柱有百千樓閣,梵摩尼珠以為絞絡。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負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培蜜。爾時,十方無量諸天命終,皆願往生兜率天宮……”彌勒菩薩則結跏趺坐在寶帳之內,為天眾宣說妙法。此時的彌勒慈尊身量有十六由旬,從頂上的肉髻中常顯微妙紺琉璃色光,尚以其價值勝過充滿四天下的華貴毗楞伽寶作為天冠,所謂莊嚴,慈悲備至。更由三十二相中,一一帶有五百萬億種的寶色;再從八十種隨形好中,各各顯出八萬四千的光明寶雲,使見者讚嘆欣慕不已,而願往生兜率天宮。
彌勒菩薩六部經,指敘述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及自兜率天下生閻浮提成佛時,其國土、時節、種族、出家、成道、轉法輪等事之六部經典。皆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六部為:(一)觀彌勒上生經,沮渠京聲譯。(二)彌勒下生經,鳩摩羅?凰間C(三) 彌勒來時經,譯者不詳。(四)觀彌勒菩薩下生經,竺法護譯。(五)彌勒下生成佛經,義淨譯。(六)彌勒大成佛經,鳩摩羅什譯。其中(一)(四)(六)三部另稱為彌勒三部經。
彌勒山
彌勒山是香港一座海拔751米的山峰,位於新界大嶼山昂坪寶蓮禪寺以北。山峰的名稱正是以彌勒菩薩命名。彌勒山被連線東涌及昂坪的索道昂坪360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