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陰陽別論
陰陽,本篇系指脈象而言。別,另外、特殊的意思。由於本篇所論脈之陰陽,側重於其在三陰三陽經病證診斷方面的意義,與他篇所說的陰陽含義有所不同,故名《陰陽別論...
出處 內容提要 原文 譯文 參考文獻 -
法藏
法藏法師(643年-712年),唐朝佛學高僧,華嚴體系實際構建者。又稱賢首國師,華嚴宗三祖。
簡介 學說著作 佛學常見辭彙 生平經歷 學術思想 -
汗法
①治療八法之一。是通過開泄腠理、調和營衛、發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又稱解表法。 ②專門指小兒推拿的發汗方法。
解讀 中醫套用 -
《金剛般若經》
十七地中邊分別論等並彌勒所談。並如廣章說。有少差異如別紙。二明論因起者...可知也。又約無間解脫亦分細牢者。至佛果位解脫道中名斷者三種斷中斷性斷類名...。天親受旨乎賢兄。二論之出世。譬之猶雙懸日月燭照幽冥也。及法之東漸...
金剛般若經贊述 刻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校訂例言六則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 -
攝論學派
(分別性、依他性、真實性)的關係而論,正智通於依他性與真實性,五法中亦包含...、道尼、法準等立誓傳兩論永無斷絕。陳太建三年(571) (真諦死後二年),法太到建業講《攝論》,唯靖嵩數人從學。後嵩至彭城大加弘揚。曹毗在揚州...
簡介 玄奘遊學 唯識古學 理體與心體 -
四氣五味
的藥性,又稱四性;五味指藥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藥味。每味中藥...、熱、溫、涼四種特性。又稱四性。寒涼和溫熱是兩種對立的藥性,而寒與涼、熱與溫之間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還有平性,即藥性平和。一般寒涼藥多具清熱、解毒...
基本介紹 四氣 五味 四氣五味 養生 -
十不二門
可分為被煩惱所污之‘染’,及離煩惱之‘淨’,然此亦僅是法性與無明互斥或互用之二面。亦即法性變成無明而作用時,即造出迷之九界,無明變為法性作用時...記雲若從事說若見法性始則見無明終從見法性終名見無明始雖經如此始終若其理體...
基本內容 十不釋義 不二釋義 歷史詮釋 樞要 -
觀音玄義
。又資故先福導故先慧。 四真應者。若智慧轉明則契於法性,法性即實相名。為...賢人。若發真成無學,生方便土,攬法性五陰,成彼土行人。余兩門人法,例此...之人法,即是分證之人法。 前一番問答,是分釋無上之人,稱觀世音,後一番問答...
第四料簡者 料簡慈悲者 料簡福慧者 參考資料 -
肝系病類
病毒指標,有助於肝炎的診斷和分型。B超、CT、MRI是肝膽結石、肝硬化...失和。3.治法:疏肝理氣。4.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5.常用藥:柴胡...失和。3.治法:清熱利濕。4.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加減。5.常用藥龍膽草...
全解 【概說】 【病因病機】 【診查要點】 【辨證論治】 -
四重出體
。又稱四出體。即攝相歸性體、攝境從識體、攝假隨實體、性用別論體。此說原為...︰指若攝一切有為相而歸於無為之性體,則一切諸法皆可說是真如如來藏。依此...)︰‘攝相歸性體,即一切法皆性真如。故大波若經理趣分說,一切有情皆如來藏。勝鬘...
佛教名詞 略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