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658?~730?)
正文
唐代文學家。字文成,號浮休子。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北)人。上元二年(675)登進士第,授岐王府參軍。又應制舉八次,皆登甲科。員半千稱其文“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稱“青錢學士”。曾任襄樂、長安等縣尉,遷鴻臚丞。秉性浮躁,放蕩失檢,不持士行,為姚崇所鄙視。開元初為御史所劾,貶嶺南。後內遷,為司門員外郎,一說起為龔州長史。張下筆敏速,出言詼諧,文體浮艷,投合時好。新羅、日本等國使節入唐,必出重金購買其文。所著有《龍筋鳳髓判》 4卷,用駢儷文寫成,辭雖浮艷,但可見唐時書判律令程式。又有《朝野僉載》 6卷。最重要的作品是傳奇文《遊仙窟》,題“寧州襄樂縣尉張文成作”,當寫於武則天執政時期,為其早期作品,記述旅途中的一次艷遇。全文採用第一人稱,自述從隴奉使河源,因“日晚途遙,馬疲人乏”,至一宅投宿,與女主人十娘、五嫂,以詩歌、書信相調謔,宴飲歌舞;終由五嫂為媒,與十娘“成親”,一宿而別。唐人習慣上稱妖艷女子為神仙,故題為《遊仙窟》。其稱十娘為“崔女郎”、“博陵王之苗裔,清河公子舊族”,也是根據當時婚姻崇尚門第,故意虛飾之詞。作者以欣賞矜誇的態度,具體細緻地描寫了自己與十娘、五嫂的挑逗戲謔之情,有異於傳統文學的作風。同時,以駢、散結合的語言敘事、寫景、抒情,又以帶有民歌風味的詩句穿插其間,吸收了較多的俗諺俚語,活潑灑脫,饒有風致,也頗具特色。但由於未著力刻畫人物性格,因而形象不夠鮮明,藝術感染力不強。
《遊仙窟》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標誌著由六朝志怪小說到唐人傳奇的轉變:內容上由寫鬼神怪異到敘離合悲歡,藝術上由粗陳梗概到細膩描繪。這為後來唐宋傳奇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遊仙窟》在開元年間已傳到日本,為日人所推重,流傳至今,對日本文學有一定影響。國內久佚不傳,直到“五四”後始根據日本抄刻本重印行世。有陳乃乾《古佚小說叢刊》本,川島標點本,魯迅作序,北新書局印行。汪辟疆《唐人小說》亦收入。1955年出版方詩銘注釋本。事跡見新、舊《唐書·張薦傳》及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趙守儼《張和〈朝野僉載〉》(見《文史》第8輯)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