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鴻勛教授在天水師範學院任教期間長期主講中國古典文學課程,主要從事敦煌文學研究,並在該領域取得突出的成績。先後出版有《敦煌講唱文學作品選注》(獲甘肅省高校1979—198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988年度北方十三省區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敦煌話本、詞文、俗賦研究》(獲甘肅省高校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994年])、《敦煌說唱文學概論》、《說唱藝術奇葩——敦煌變文選評》、《敦煌俗文學研究》等專著5部;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談敦煌本(啟顏錄)》獲甘肅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1987年省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二等獎。參編《敦煌文學概論》、《敦煌學大辭典》、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中》等著作。曾獲1998年甘肅省高等學校1996—1997年社科成果二等獎,1999年甘肅教學成果獎(合作)。
個人經歷
張鴻勛就讀大學期間,即開始從事宋元話本與明代小說的資料蒐集和研究,1958年曾於《文學遺產增刊》第六輯(作家出版社出版)第一次發表其論文《試談(金瓶梅)的作者、時代、取材》。
與此同時,他開始了敦煌說唱文學歷史的研究。不幸這一研究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而被迫中斷,直到粉碎“四人幫”後的80年代,得以繼續進行。從1980年在甘肅《社會科學》創刊號上發表《簡論敦煌民間詞文和故事賦》起,至今在有關專業刊物或論文集上相繼發表敦煌文學研究的論文數十篇,在大陸和台灣出版專著5部,並先後獲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甘肅省高校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多次。
張鴻勛的敦煌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的通俗文學作品,他認為這部分作品是現存敦煌文學作品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部分。對它們的探討,無論是巨觀研究還是具體作品分析,都應置於整體中國文學發展歷史大背景下進行巨觀觀照,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住它們的意義和價值。他的《敦煌俗賦(茶酒論)與“爭奇型”小說》(刊《敦煌研究》1989年第1期)、《敦煌唱本(百烏名)》的文化意蘊及其流變影響》(刊《敦煌研究》1992年第1期)、《(孔子項託相問書)傳承研究》(刊《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6期)等,就是把它們放到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歷史中作縱橫考察而有所發現之作,因而被同行學者評為“無疑擴大了敦煌文學的研究領域”(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研究通訊》1988年第2期[總第15期]:《1988年敦煌吐魯番學術討論會紀要》)。但是,敦煌文學生存的土壤是當時西北邊陲重鎮敦煌,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與歷史環境,以及受周邊少數民族、外來佛教文化等等影響,遂形成了它與中原主流文學不同的一些獨特個性,他的《敦煌話本《葉淨能詩)考辨》(收入《敦煌學論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敦煌話本(葉淨能詩)再探》(收入《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灣文津出版社,1993年)、《敦煌本(觀者證驗賦)與敦煌觀音信仰》(收入《敦煌文獻論集》,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敦煌寫本(下女夫詞)新探》(收入《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文史遺書編》下冊,甘肅人民出版社,1987年)等,就分別是從佛教、道教及民俗的角度,研究它們的產生背景、成立年代、流傳地域、民眾信仰等之間的關係,由古及今,由近及遠進行比較,以確定它們在宗教文學中的價值,及其在早期話本小說、唐賦、婚禮儀式等方面的地位,受到海外學者的重視。
主要成果
張鴻勛的敦煌文學研究,勇於探索,敢於立論,尤其是以敦煌說唱文學研究為主攻方向,多有建樹。他的《敦煌講唱文學作品選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7年)雖在注釋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但卻是國內外敦煌學界第一部這類作品的普及選注本,獲甘肅省高校1979一198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為台灣“敦煌學導論叢刊”撰著的《敦煌話本、詞文、俗賦導論》一書(文津出版社,1993年),又是敦煌學界第一部較系統,較全面探討這三種敦煌俗文學類型的專著,為前輩學者從未如此涉及過的一個領域,故有相當的開拓意義。獲1994年甘肅省高校社會成果一等獎。1982年在《文學遺產》第2期上發表的《敦煌講唱文學的體制及類型初探》,及收入台灣《敦煌叢刊》二集的《敦煌說唱文學概論》(文津出版社,1993年),將以往被籠統地稱為“俗講”、“變文”,重新分類,並簡明扼要而又全方位地探討了每一類型的體制特點、淵源流變、演出場所、演出藝人、演出底本、演唱聲腔及演出儀式等,分析其中一些優秀之作,探討它們的題材選擇、故事結撰、思想傾向、人物形象、語言藝術、對後世之影響等等,被同行專家評為“比較辯證、切實和穩妥”(見林家平等《中國敦煌學史》第634頁。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台灣著名敦煌學家鄭阿財在其《二十世紀敦煌學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大陸篇》中也說:“以敦煌變文的概念進行探索,產生重大影響的則推張鴻勛《敦煌講唱文學的體制及類型初探》。(見《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第2期[總第74期],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