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錫

張銘錫,出生於1896年,陝西省臨潼縣相橋鎮盧張村。西北大學專修科畢業,青年時曾協助楊紹麟創辦三育國小。後從事醫務工作,解放後調往陝西中醫研究所,被聘為副研究員。1976年病逝。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張銘錫(1896~1976) ,陝西臨潼縣相橋鎮盧張村人。西北大學專修科畢業,青年時曾協助楊紹麟創辦三育國小。後從事醫務工作,解放後調往陝西中醫研究所,被聘為副研究員。1976年病逝。

人物事跡

楊紹麟出任白水縣縣長時,張銘錫曾隨往工作。1927年和張宏道、張志傑等在田市成立農民協會,開展農運活動。以後他見勞動人民缺醫少藥,即致力中醫研究,從事醫務工作。在解放前重西輕中的情況下,他對中醫已有較深的造詣。他治病從無窮富之別,貴賤之分,凡病人延請,必親赴救治。1932年,霍亂病流行時,他不畏疫情染身,奔走鄉里為人治病,受到人們的稱頌。1943年後,即在縣城內掛牌行醫,醫術漸精,曾用“倒倉法,治癒許權中十餘年不愈的胃潰瘍,以“芍藥甘草湯”治癒尹省三等人的汗漏症,他於平淡中創奇蹟,使患者每從危難中獲健康,由此醫名大振。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視中醫,把張銘錫吸收為縣政協委員同時為他進一步研究中醫創造條件。1956年,調到縣人民醫院中醫科。當他在學習中讀到毛主席《矛盾論》、《實踐論》之後,從中得到很大啟發,深刻地認識到辯證法在中醫辨證施治中的指導意義。認為治病就是解決矛盾,在諸症夾雜的情況下,抓住主要矛盾是很重要的。他又常說:“對病要因人因病具體分析,雖同一病而病情不同則治法迥異”。他根據這些道理,結合自己臨床經驗,曾撰寫《用藥指南》、《痘疹福音》兩個小冊子,在縣衛生協會上講解,以提高全縣中醫水平。
1956年,關中地區曾因誤食病死的牛馬等畜肉而發生的“乙型外科傳染病——皮膚炭疽”。這種病起病急,傳染快、死亡率高,臨潼驪山鎮一帶已有發生。張銘錫即以“辨證施治”的方法研製了“疔毒復生湯”與“蟾酥丸”等方劑,對治療此病效率很高。此方配伍簡單,價值低廉,對廣大民眾尤為合適。受到省內外醫界重視。他更進一步總結,寫出《中醫炭疽疔毒療法》一書,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使此療法發揮了更廣泛的療效。由於他在中醫研究上成效顯著,於1956年出席了省衛生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受到大會的表彰。1957年即調往陝西中醫研究所,被聘為副研究員。
1958年,因患腦溢血,自願退職回家。當他身體稍有好轉後,即帶徒講授《傷寒論》、《金匱》等中醫學著作,培養中醫人才。由於他對《傷寒論》研究較深,曾著《傷寒論心得》一書約數萬字,條分縷析,多有新的見解,以油印行世,惜此書與原稿已於“文化大革命”中散失。以後雖因病在家,仍著作教徒,門診不輟。1976年2月的一天,在他正為病人診脈審方之時,,突然方箋落地,不省人事,腦溢血二次發作,不幸在診務中與世長辭,享年7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