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區劃
全鎮總面積118平方公里,耕地9877公頃,其中旱田9477公頃,水田400公頃,環境優美,風光秀麗,丘陵、崗地、低洼地各占三分之一,大陸性氣候,無霜期130天左右,平均年降雨量524毫米。鎮政府駐地張維屯,全鎮轄9個行政村,92個村民組,54個自然屯,7562戶,人口33000人。有漢族、朝鮮族、滿族3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4%。
經濟發展
幾年來,該鎮領導班子就鎮域經濟如何快發展、大發展確定了全鎮經濟以財源建設為重點,突出抓好烤菸、大豆市場兩大支柱產業,強化項目引聯、勞務輸出、畜牧業發展三項工作的總體思路,全面加快了鎮域經濟發展。糧食總產達到3萬多噸;全鎮社會總產值實現了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370元。肉牛、豬和禽類飼養量分別達到5037頭、21000頭和43萬隻,實現畜牧業總產值5000萬元,畜牧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大鵝產業,成為全區大鵝產業龍頭鄉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637戶;私營企業發展到177戶,已形成紅磚、豆油、飼料、木材、建材、糧食加工等10多個項目,40多個品種的產業。文化、衛生、體育、計生和民族宗教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進展。張維鎮黨委和政府不斷打造特色經濟名牌,緊緊依託交通和地理區位優勢,牽動經濟強勁發展。大豆、玉米、雜糧中轉市場是我鎮傳統產業,已有10餘年的歷史,成為統攬綏北、輻射黑龍江省北部十餘市縣的購銷市場,全鎮現有大豆運銷車輛610台,鎮內固定購銷點60多家,固定客戶達六省40餘家。年購銷大豆50多萬噸。全鎮確立了工業發展園區化,園區發展外向化的新思路,綏北路開發區已見規模,地處鎮東黃金地段勝利橋開發區規劃占地2000平方米,全力打造鎮域經濟發展的新平台。張維鎮人民熱誠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旅遊觀光考察!我們深信,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朋友的熱情關懷下,張維鎮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主要企業
張維屯牌特色禽蛋產品:張維屯牌特色禽蛋產品包括張維屯牌特色綠皮雞蛋和泰和烏雞蛋,是張維鎮特色烏雞養殖廠的主打產品,廠址座落在張維鎮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該廠是由省青年星火計畫帶頭人,高中畢業回鄉青年李曉東夫婦於1996創辦的,李曉東經過向養殖名師請教和多年的實踐摸索,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養殖之路,現烏雞存欄7000餘只,年產蛋60萬枚,產品遠銷哈爾濱、長春等地,年創效益8萬多元,所生產的系列禽蛋產品富含人體所必須的鋅、鐵、硒等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高於普通雞蛋15%,食之有草木清香之味,是不可多得的綠色保健食品,長期食用具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功效。綏化市京維油廠:綏化市京維油廠始創於1994年,是由張維鎮農民企業家肖樹峰通過親緣友緣關係與北京廠商合建的一個食用油加工廠,現年加工大豆1000噸,出產成品油130噸,豆餅800噸,是張維鎮一家比較大型的民營企業,京維牌豆油原材料選用了綠色無公害優質大豆,在製做上秉承了東北民間制油的傳統工藝,採取了真空精煉的先進方法,生產出來的食用油具有營養價值高,油味清香,油體清澈透明,下鍋不起沫,不冒煙的特點,是純淨天然的綠色食品,長期食用可起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功效,適合家庭賓館酒店使用。
張維鎮大豆集散小區:張維鎮糧食市場起步較早,從八十年代初期的二、三家收糧戶逐步發展到現在的四十多家,已成為綏北重要的大豆集散地和糧食交易市場。其中綏北路民祥村兩側的我鎮大豆集散小區,由於鎮政府優惠的政策和寬鬆的投資環境,現投資達二百萬元以上的糧食購銷大戶已達十餘家,今年又有兩戶大豆精深加工企業在小區落戶,使張維的大豆從以前賣原糧為主逐步向精深加工發展,現小區的大豆銷往全國各地,在山東、大連等市場小有名氣,每年為鎮政府創稅收達30多萬元,農民增收750多萬元,安排了500多人就業,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鎮域經濟發展。張維鎮大豆集散小區地理位置優越,濱北鐵路、綏北公路縱貫小區,水、電、通迅等基礎設施齊全,我們將以最優惠的政策,最真摯的服務,竭誠歡迎您來大豆集散小區投資興業。環境整治
張維鎮把整頓規範農貿市場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採取宣傳發動,規範標準,多部門協調配合的方法,徹底解決占道經營、占路為市的行為,有效地規範了農貿市場經營主體,全鎮共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房屋4座,占道廣告牌近200個,取締臨時攤點70餘戶,現在農貿大市場已經有100多個經營戶在進場經營。
村屯經濟
綏化市北林區張維鎮民祥村形成了糧食運輸、糧食裝卸、糧食收購、農機四大協會,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民祥村的劉路峰過去是一個農機大戶,家裡有大型農機具,為了給更多的農戶帶來效益,他聯合了趙有義等人成立了農機合作社,現有大型機車6台,為全村2萬多畝耕地提供深翻服務。李春林是前許文店屯的農戶,家裡貧困暫時拿不出翻地的錢,農機合作社二話沒說,就把他家的一公頃多地進行深翻。種糧大戶劉福祿講:“通過大型機車翻地,每畝能增收50~60元。”過去民祥村的糧食收購大戶“單兵作戰”,沒有成氣候,規模效益不明顯。如今,在收糧大戶趙玉祥、胡國旗的帶動下,成立了收糧協會,收購糧點,相互溝通,形成資源共享。目前,在民祥村大的收糧點就有10家,帶動了當地糧價的上揚。目前,糧食收購點已收糧1.5億公斤,民祥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糧食收購專業村”。
圍繞糧點轉,糧食運輸協會、糧食裝卸協會應運而生。現如今,全村已有大小收糧車140多台,糧食收購從當地延伸到望奎、孫吳、黑河等地。初家屯的周立輝對筆者講,他家有一台2噸的躍進車,每年收入4萬多元沒有問題。糧食運輸每年給當地農戶增收560多萬元。販糧的車多了,到糧食收購點賣糧的也多了,出現了車多、人少的局面,收購點的裝卸人員已遠遠不能滿足糧食收購的需要,當地的一些農戶開始到糧點打工。隨著裝卸的人員越來越多,在裝卸工宋雲峰的帶領下,組成了裝卸協會。如今,協會的會員已達240多人,每人年收入1萬多元,農民不用外出就能打工掙錢。
地方名人
趙鈺翔張維鎮“倒糧王”
1983年末,趙鈺翔從部隊復員,分到張維鎮食品收購站工作。1986年5月,經過深思熟慮,結合張維鎮的市場實情,他在親戚朋友的資助下湊齊2萬元錢開了一家小商品批發商店。由於他有從事食品行銷的工作經驗,再加之他本人誠實守信,短時間裡商店的生意便如火如荼。
2005年,他註冊了公司,成立了綏化市三利糧油有限公司,在張維鎮糧食集散小區建立了糧食購銷基地。現在,公司已成為擁有資金1000多萬元,年行銷糧食1.5萬噸的糧食收購支柱企業。趙鈺翔的創業成功不僅繁榮了鎮域經濟,同時也讓附近那些家裡有富餘勞動力的貧困戶家庭脫貧致富,過上了富裕的生活。每年的用工達48人,平均每年每人淨賺1萬多元。不僅如此,每年為三利糧油有限公司跑運輸的農用車達110台,每年每台車平均收入5萬元,每年可直接解決貧困富餘勞動力378人,為他們帶來直接經濟效益6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