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皋文墓志銘

張皋文墓志銘

張惠言幼年家境貧寒,苦讀書,七試禮部,三十九歲才中進士,可惜還未充分施展抱負和才華就死了。 這篇銘文詳細記述了他入仕的經過,實是為了突出他入仕的艱難,因而更惋痛他的死。中間一段寫他與師友爭論時的真率、不苟同,又寫他雖位卑怯能言改革朝廷弊例,突出他的人品。最後簡介他的書法文章,仍落筆到為人第一、為文其次的觀點上,回應了中間一段。

基本信息

名稱:《張皋文墓志銘》

年代:清代

作者:惲敬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張皋文,名惠言,先世自宋初由滁州[1]遷武進,遂世為武進人。曾祖采,祖金第,父蟾賓,皆縣學生。母姜氏。皋文生四年而孤,姜太儒人[2]守志,家甚貧。

皋文年十四,遂以童子[3]教授里中。十七補縣學附生[4],十九試高等,科廩膳生[5]。乾隆五十一年[6],本省鄉試中式[7]。

第二年赴禮部會試,中中正榜[8],例充內閣中書[9],以特奏通榜[10],皆損罷。是年,考取景山宮官學教習[11]。五十九年,教習期滿,例得引見,聞姜太孺人疾,請急歸,遂居母喪。嘉慶四年[12],今皇帝始親政,試天下講士加慎,皋文中式。時大學士大興朱文正公珪為吏部尚書[13],以皋文學行特奏,改庶吉士[14],充實錄館纂修官[15]、武英殿協修官[16],蓋皋文前後七試禮部而後遇,年三十有九矣。六年,散館,奉旨以部屬用,文正復特奏,改授翰林院編修。七年六月辛亥,以疾卒,年四十二。

皋文清羸[17],鬚眉作青紺色[18],面有風棱[19],而性特和易,與人交,無賢不肖皆樂之,至義之所在,必達然後已,其鄉試中式,文正以侍郎主考,皋文自出其門,未嘗私求見以所能自異,默然隨群弟子進退而已。文正潛察得之,則大喜,故屢進達之[20]。而皋文齗齗以善相諍[21],不敢隱。文正言天子當以寬大得民。皋文言國家承平百餘年,至仁涵育[22],遠出漢唐宋之上,吏民習於寬大,故奸孽萌芽其間,宜大伸罰以肅內外之政[23];文正言天子當優有過大臣,皋文言庸猥之輩[24],幸政通顯,復壞朝廷法度,惜全之,當何所用?文正喜進淹雅性之士[25],皋文言當進內治官府、外治疆埸者[26]。與同縣洪編修亮吉於廣坐諍之[27],亮吉後以上書不實,遣戍,赦歸田裡,皋文則竟死矣。

方皋文為庶吉土時,今皇上加上列至尊號[28],盛京太苗舊藏寶[29],例遣官磨治[30],篆所加尊號,刻入之。皋文以能篆書,受廷推,言於當事者:宜自京師下所司等上上玉[31],刻成,遣使奉藏,其舊藏寶不得磨治。當事者以為然,格於例不果奏。已而嘆曰:“天下事皆如是耶?吾位卑,能言之而已。”

皋文善書,初學李陽冰[35],後學漢碑額及石鼓文[36]。嘗曰:“少溫言篆書如鐵石陷入屋壁[37],此最精晉書篆勢,是晉人語,非蔡中郎語也[38]。”少為辭賦,嘗擬司馬相如、揚雄之言[39]。及壯,為古文,效韓氏愈、歐陽氏修。言《易》主虞氏翻[40],言《禮》主鄭氏玄[41]。始至京師,與王灼濱麓[42]、陳石麟子穆及敬最友善[43]。嘗曰:“文章末也[44],為人非表里純白,豈足為第一流哉[45]?”

皋文娶於吳,子成孫,女適國子監生董土錫。銘曰:

車揱馬攻駕千里[46],隆隆之輪躓於阤[47]。勿乎皋文誰訊此[48],銘之幽扃俟來祀[49]。

作品注釋

[1]滁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滁縣。武進:縣名,今屬浙江常州。

[2]太孺人:猶言“太夫人”,對長輩婦女的尊稱。“孺人”是明清時七品官之母或妻的稱號,也用為婦人的尊稱。

[3]童子:此處猶言“童生”,即參加過生員(秀才)考試而未考取的人。

[4]附生: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代時為正式生員名額之外的附學生員,清代則生員也稱附生。

[5]廩膳生:生員名目之一。清代經歲科兩試,名次列在一等前列的,才能取得廩膳生名義。每月都有糧食補助,並有一定的職務,如檢查童生的冒名頂替等弊。又稱廩生,取得廩生資格稱“補廩”。

[6]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

[7]中式:考取。

[8]中正榜:科舉考試禮部會試的名目。

[9]內閣中書:官名,清代內閣置中書若干人,掌記載、繕寫、翻譯等。或由舉人考授,或由特賜。

[10]通榜:唐代開榜,因其人有名氣、不問成績如何而錄取的,稱“通榜”。清代已無通榜制度,這裡是指有人特地上奏朝廷請求給予官職。

[11]景山宮官學:清代內務府佐領以下子弟的學校,址在北京景山。教習:學官名。一般教師。

[12]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

[13]大興:縣名。今屬北京市。朱珪:字石君,號南崖先生。乾隆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卒諡文正。

[14]庶吉士:清代翰林院設庶常館,選新進士之優於文學書法者,入館學習,稱庶吉士,三年後舉行考試,成績優良者授以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稱為“散館”。

[15]實錄館:機構名。專門修撰每個皇帝統治時期的編年大事。

[16]武英殿:清宮殿名。在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內。殿左右設修書處,凡官修書籍都在此校刊裝潢。

[17]清羸(léi):清瘦,瘦弱。

[18]紺(gàn):一種深青帶紅的顏色。

[19]風棱:猶“風骨”。

[20]進達:薦引給上面。

[21]齗齗(yín):爭辯貌。諍(zhèng):直言爭辯。

[22]涵育:滋潤化育。

[23]伸:伸張、主張。肅:嚴肅、嚴厲。

[24]猥(wěi):鄙賤、污穢。

[25]淹雅:淵博而高雅。

[26]埸(yì):疆界。

[27]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江蘇陽湖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嘉慶時上書批評朝政,言詞切直,當權者認為其辭不符合事實,遣戍伊犁,不久赦還。

[28]列聖:各位已死的皇帝。

[29]盛京:清留都,即今遼寧瀋陽市。藏寶:此指以前各位皇帝用過的珍寶物品。

[30]磨治:因為以前皇帝用過的物品上面都有當時的帝王尊號,如果再加封尊號,就要把以前刻寫的尊號字跡打磨掉,重新刻寫。

[31]上玉:上等的玉。

[32]格:被阻遏。不果奏:奏請沒有成功。不果,沒有成為事實。

[33]馳驛:官員因急事奉詔出京,由沿途地方官府供給夫馬糧食,稱馳驛。

[34]火牌:符信的一種。奉差官役沿途憑牌領取口糧。多由兵部發撥各省督撫提鎮套用,年有定額。

[35]李陽冰:唐代書法家,善篆書。

[36]碑額:碑頭題字。石鼓文: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在十塊鼓形的石上各刻四言詩一首,字型為秦統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

[37]少溫:李陽冰,字少溫。

[38]蔡中郎:漢代文學家、書法家蔡邕。曾在董卓手下任左中郎將,故後世稱蔡中郎。

[39]司馬相如:漢文學家,長於辭賦。揚雄:漢文學家,辭賦成就與司馬相如並稱。

[40]虞翻:三國時吳國經學家,尤精於《易》的研究。

[41]鄭玄:東漢經學家。是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學稱鄭學。

[42]王灼:字悔生,號濱麓,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舉人。

[43]陳石麟:不詳。

[44]末:非根本的,微不足道的。

[45]第一流:猶言第一等。見《世說新語·品藻》劉惔語,是評價人物的話。

[46]揱(xiāo):削尖之貌。指車輪的輻條聚向軸心時是越來越細尖。攻:堅固。

[47]躓(zhì):被絆倒。引申為事不利。阤(zhì):山坡,阪。

[48]勿乎:即“勿勿乎”,勤勉不息貌。訊:問。

[49]幽扃(jiōng):猶言幽戶,幽地。指幽暗的地下。扃,門戶。俟(sì):等候。祀:年。這句是說銘文寫好後,要等明年刻石埋於墓地下。

作者簡介

惲敬(1757--1817) 清散文家。字子居,號簡堂,江蘇陽湖(今常州)人。乾隆舉人,官吳城同知,後致力於古文,與張惠言同為“陽湖派”創始人。其文推崇孔、孟之道,宣揚“性”“命”之說。所作《三代因革論》,雖言“三代之治”有因有革,又認為“倫物之紀,名實之效,等威之辨”(即封建倫理綱常與等級制度等)永世不變,與張惠言思想傾向相同。所著有《大雲山房文稿》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