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桐城之戰

過程明崇禎八年正月,張獻忠農民起義軍數萬人克鳳陽,過廬州,兵鋒直逼桐城。 結果崇禎十五年二月,張獻忠起義軍再次圍攻縣城十四晝夜,並宣稱“必破桐”,終因城防堅固而未克。 十一月二十一日,張獻忠領兵再度攻城,大本營設於縣城西山。

背景

明崇禎八年(1635年)至十五年,張獻忠領兵六次圍攻縣城,均勞師無功。在攻打城池之役中,以崇禎八年與十五年兩次戰鬥最為激烈。

過程

明崇禎八年正月,張獻忠農民起義軍數萬人克鳳陽,過廬州,兵鋒直逼桐城。二十七日,桐城守軍潘可大部與起義軍在縣城東郊交戰,官軍敗潰,傷亡100餘人,餘部逃入城內。縣城防守嚴密,城牆上密布火毬、大炮和弓箭。二十八日清晨,起義軍用繩索將眾多肉案連在一起,上面覆蓋濕棉絮,以防火炮和箭擊。他們將這些掩體推至城牆之下,自東祚門環列至向陽門,然後藉此掩護以大斧砸斫城牆,並把這種攻城術戲稱為“木牛鑿城”。城上守軍向義軍陣地推放石磙,義軍傷亡慘重,便改為火攻。在煙火的掩護下,上百名義軍攀登雲梯,強行登城,終因守城官軍拚死強守,攻城失敗。

結果

崇禎十五年二月,張獻忠起義軍再次圍攻縣城十四晝夜,並宣稱“必破桐”,終因城防堅固而未克。十一月二十一日,張獻忠領兵再度攻城,大本營設於縣城西山。義軍又壘高台、掘隧道,採取立體圍攻戰術,然而終因守軍炮火密集、箭如飛蝗,攻城未克。張獻忠對桐城縣城久攻不下,抱撼之至,遂率部永遠離境。自此,有了“鐵打桐城”之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