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概況
張營鄉位於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西五公里處, 泉河南岸的張營鄉政府建在張營集上,東臨縣城關鎮,西接臨泉縣白廟及河南省留福鎮,南與田橋一河之隔(流鞍河),北與河南省大刑莊鎮隔岸相望;平均海拔42米。
張營鄉歷史不算悠久,始建於1975年特大洪澇災害後。關於張營鄉前身是周橋人民公社,1962年4月根據縣委指示,周橋人民公社成立隸屬城郊區,地點設在張營鄉集南一公里處,1959年10月臨桐砂漿路修成,此路正從張營村中間穿過,有了這條路縣城和張營聯繫更加方便,縣裡來公社檢查指導工作等要從張營再步行南走1公里,很不方便。再者,合作社的成立,根據實際情況應建在公路旁,縣委指標合作社就在張營集紮下了鋪,後來又建起了周橋糧站,周橋食品站,周橋信用社等。這些單位均在張營集的臨鮦路兩側,故1975年張營就自然成了集,公社辦公地由於上述單位的設立,隨之也搬遷到張營集臨鮦路的南側。直到1979年2月周橋公社撤掉,成立城郊區,張營改為張營鄉政府和韓樓鄉兩個政府機構。現在張營鄉總人口57809,總面積約26平方千米,全鄉共有住戶13214。人口密度為2223人∕平方千米,其中非農業人口1760人,無少數民族,總耕地為41724畝,轄26個行政村,94個自然村。
周邊環境
張營鄉緊鄰縣城,泉河、流鞍河千百年來滋潤著張營這塊土地,臨鮦河、臨鮦路橫貫,其中北接河南省,地理環境的優越,加之交通的四通八達,是張營有了的天獨厚有利於發展的自然條件。張營每兩天一集逢雙大會有3月15,臨鮦路兩側店鋪林立。集鎮建設已上規模,鄉駐地面積約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千人,開展建設了東西街道約1公里,南北街道約0.8公里。集市逢雙,貿易市場繁榮。郵電、電力、學校、醫院、衛生防疫、水利、信用社、糧站和商店等公益設施完備。
張營名人
臨泉縣張營鄉八里莊村的韓國平經過近20年潛心鑽研,在一個農家小院內成功將56種果子嫁接到了一棵樹上。50多歲的他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硬憑著自己那股鑽勁,妙手嫁接出這棵“神奇之樹”。
果樹嫁接成功了,韓國平決定申請專利。韓國平擁有一份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記者看到,這份《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今年6月27日發出的,專利申請人是韓國平,申請的發明是“一種植物的嫁接方法”,《通知書》中詳細列出了56種果子的名稱、成熟時間和個體重量等資料。
機構設定
張營鄉位於臨泉縣城西,與河南沈邱接壤。轄管12箇中心村,5萬3千多人,擁有六十歲以上老人1萬2千人,留守兒童5千多人。 在上級有關部門和鄉黨委的高度重視下,該我鄉於2008年7月成立鄉、村支書和中心校14個關工委組織,分別由鄉黨委書記、村支書和校長親任名譽主任或主任,鄉、村兩級組委任主任或副主任,同時吸收有關部門負責人和“五老人員”等198人為成員,具體落實鄉、村兩級關工委工作。
為改善鄉關工委辦公條件,投資六千多元裝修辦公室和添置辦公用具,同時,征定有關報刊,購置活動娛樂品等。
每月25日為全鄉關工委例會日,總結上月工作,研究安排布置下月工作計畫。
關工委的成立,充分發揮“五老人員”餘熱,解決了老有所問、老有所樂和留守兒童青少年管理、教育等實際問題,受到廣大人民民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