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張潤才當選為常青村黨支部書記,眼瞅著村民過著窮日子,精明能幹的他著了急。召集支委研究,認為只有走出去找機遇,才能讓村民脫貧致富。於是3位支委通過對當地和鄰近地區的市場調研,並請教專家,分析了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優勢後,決定發展食用菌種植業。可窮怕了的農民受傳統觀念束縛,擔心種蘑菇投入大、銷路沒保證,不如老老實實地種地保險。為轉變村民的傳統觀念,解除後顧之憂,他帶領幾位支委主動上門講新技術、新觀念。在他的帶領下,12戶村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開始少量種植。種植平菇8萬棒,一天產菇1噸。但當時東勝市場的需求量只有15—20公斤。張書記又帶上產品到呼市開闢市場,住的是每天五塊錢的旅店,吃得是最便宜的麵條。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天的奔波,終於找到了兩位代理商。蘑菇銷量在增加,村民也開始接受了這一產業。隨著蘑菇市場行情的看好,種植戶的增加,又出現了種植戶與市場銜接不上的問題。為解決市場銷售與菇農間的矛盾,在區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食用菌協會,張潤才任會長。到2001年協會已發展菇農45戶,菇農人均收入達到4150元。
2002年張潤才又組建了東勝區常青村食用菌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 使食用菌產業走上了健康發展之路。公司成立後,張書記組織菇農對全國各地食用菌市場進行了調查,參觀了河南、河北等地的蘑菇生產基地。通過新一輪的整改和市場調研,決定調整蘑菇品種種植結構。以香菇、白靈菇等名、優、特品種為主,實行多元化栽培,提高蘑菇種植效益。 隨著政策傾斜、資金扶持,公司投資興建年貯藏、銷售、加工香菇3000噸的加工廠,採取“訂單生產”,對菇農的香菇產品實行保護價收購,大大調動了種菇積極性。形成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格局,有效促進了村級經濟的發展。
2002年,他被市委評為“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同年12月被市科協授予“優秀青年星火帶頭人”;2003年獲自治區“農村牧區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2005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稱號; 2006年被東勝區評為“東勝區拔尖人才”稱號,201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