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誠實守信候選人]

張淑英[誠實守信候選人]

張淑英,女,67歲,中共黨員,豐臺區花鄉黃土崗村村民。

基本信息

人物貢獻

首都十大功德人物之一

張淑英[誠實守信候選人] 張淑英[誠實守信候選人]

張淑英,女,67歲,中共黨員,豐臺區花鄉黃土崗村村民。張淑英是在城裡長大的,1957年國小畢業,16歲下鄉到豐臺區花鄉黃土崗村,從此,張淑英在黃土崗紮根落戶。與張淑英一塊兒來的,還有一位女知青,名叫寧國芬。她們是北京市第一批下鄉知識青年。

人物事跡

承諾:你們家的事就是我們家的事

時間過得很快,不幾年,張淑英和寧國芬就分別成家了。張淑英的婚姻是幸福的,但寧國芬的婚姻就很難說了,因為寧國芬本人有點智殘,她丈夫李德財也同樣如此,倆人過起日子來家沒個家樣,髒兮兮的,街坊四鄰平時恨不得都躲得遠遠兒的。兩口子不會理家,因為都是知青,理家這事寧國芬就向張淑英求助,張淑英二話沒說一口承諾:“得,你們家的事,就是我們家的事,你就放寬心吧。”

這事,張淑英算是把自己拴上套了。1980年,北京郊區落實知青政策,凡尚在郊區的老知青可以領取半方圓木。這對於寧國芬來說,可是解了燃眉之急了。因為寧國芬家的三間土坯房早已經破舊的不成樣子,冬天呼呼地往裡灌風、夏天稀哩嘩啦地漏雨。寧國芬把圓木領回來了,自己又什麼都不會,這事,全都託付給了張淑英。張淑英幫助寧國芬從請施工隊到買料,到給施工隊做飯,一個多月把寧國芬原來的三間土坯房給扒了,蓋起了五間新瓦房。這時候,張淑英回自己的家來請寧國芬一家人喬遷新居了,原來,蓋房期間,寧國芬一家四口,都在張淑英家裡住著呢,一天三頓吃喝不愁,都由張淑英伺候。此時,雖然自家的新房蓋起來了,但是,寧國芬一家人還不願意回去了,寧國芬的丈夫李德財瓮聲瓮氣地說:“我們不回去,我們還住幾天呢!”

守信:堅持幫助智殘鄰居三十年

後來,寧國芬患胃癌先走了,寧國芬的兩個兒子也是智殘,照顧不了自己的父親,自己身後照顧李德財的事寧國芬就撂給了老姐妹兒張淑英。2005年4月,李德財的雙腳腫得像個紫茄子一樣,張淑英帶著李德財趕緊奔了城裡的一家大醫院,什麼毛病沒查出來。張淑英又蹬著三輪車拉著李德財奔骨科醫院,到那兒還真把毛病給檢查出來了。李德財住院了,張淑英每天還要跑一趟醫院,他放心不下,擔心李德財能不能按時吃藥;離開家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會不會又犯了?每天到醫院,把李德財該吃的藥,用紅筆在藥包上寫好了,再交待一遍,然後再轉身回家。

堅持不懈不圖宣傳不求回報

照顧老的同時也得照顧小的,寧國芬的兩個兒子也時時被張淑英牽掛著。每天晚飯後遛彎兒,張淑英都得特地繞一下,到寧家看看有沒有什麼事。一天,張淑英和孫子遛彎兒,去寧國芬的二兒子家,剛到胡同口就瞧見寧家的門前圍著好多人。看見張淑英來了,大家衝著她喊:“正要去喊您哪,她們家老二中煤氣啦!”張淑英趴窗戶一看,寧國芬的二兒媳婦果然在地上躺著呢,她趕緊推門進去,一邊把人抱起來掐人中、一邊叫自己的孫子去打120。外邊圍觀的人只管看熱鬧,都不敢進來,張淑英又自己倒了半碗醋,給二兒媳婦灌了下去,聽見“嗝兒”的一聲,張淑英放心了,知道人還有救。一會兒,120救護車來了,她和孫子一起把二兒媳婦送到了急救中心。

從醫院回來後,張淑英又返回了寧國芬的二兒媳婦家,查看是怎么中的煤氣?發現拐脖兒堵了,把問題解決了。

誠信理財,使智殘家庭脫貧致富

說到寧國芬家的今天,村里人說,寧國芬在城裡有親戚,可這門兒窮親戚人家不認。寧國芬得胃癌的時候,黃土崗還窮著呢,寧國芬想喝口大米粥,家裡沒米,寧國芬讓兒子進城去找親戚,想要點兒米回來,可未承想,人家連門都沒讓進,生怕這門窮親戚日後粘上自己。

“沒有張淑英,哪有寧國芬家的今天哪?”村支書介紹說,張淑英一直是寧國芬家的管家,事事替寧國芬家精打細算,她為李德財家的日常開銷專門設立了帳本,本子上密密麻麻,從柴米油鹽到家用電器、重大開支,全都一筆筆記錄清楚,核對翔實。她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日,衣食住行,理財置買,樣樣全管。30年風風雨雨,終於使寧國芬家前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寧國芬家過去只有三間土坯房--“洞子”,在張淑英的精心打理下,繼五間瓦房之後,近幾年,又相繼蓋了七間瓦房;從前,寧國芬家吃不上、喝不上,現在,寧國芬家過上了溫飽日子,不再為吃喝發愁了,張淑英幫助寧國芬的兩個兒子成家立業。從前,寧國芬家窮得叮噹響,靠借錢過日子,李德財的收入不高,兩個兒子的收入也有限,他們的生活十分困難,張淑英幫助他們“盤活資產”, 找生財之道,12間房子中6間李德財父子分別居住,另外6間用來出租支付日常生活開支,每月的工資存起來,現在,李德財已有了十幾萬元的積蓄。

默默無聞地堅持承諾,堅持做好事,以誠信幫助智殘家庭,30年初衷不改,施恩不圖報,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