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史記》註:“欲張大楚國,故稱張楚也”,《漢書》劉德注也持這種看法。而張晏則認為“先是楚為秦滅,已馳,今立楚,為張也”,即張是馳的反義詞,楚被秦滅是“弛”,陳勝立楚則是“張”。“張楚”即擴張、張大楚國。張晏的說法。但不論哪種說法,都是由於楚國重大的影響力。秦漢之際,“楚”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字眼,司馬遷作《史記》時立的月表叫“秦楚之際月表”而不叫“秦漢之際月表”,馬王堆的帛書上紀年只用“張楚”的年號而不用秦二世年號。
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後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後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夫莊賈刺殺而死,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後,追封陳勝為“隱王”。
為號原因
陳勝起事以楚作為旗號也決不是偶然,應是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1、在六國統一戰時,楚國在軍事上的抵抗最為強硬。
所謂“秦滅六國,楚最無辜”和楚懷王被秦囚禁一事,不過是楚國人自己的悲劇情節而已,六國中最“無辜”的是齊國,一直跟秦交好卻不與其他五國聯合,最後還是難逃被滅的命運,可是這種“無辜”其他五國會同情嗎?所以人們同情和支持楚國,其實是因為楚國在最後衛國戰中的頑強和慘烈。
2、楚人擁有著極為狂熱的愛國熱情。
最明顯的一點莫過於“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傳言,之後反秦戰爭中楚人的表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3、陳勝起事地點在楚國。
陳勝本人是否是楚人並不很確定,學者對他籍貫的研究有很多種說法。但他的起事地點在楚國是無疑的,所以打出楚的旗號,顯然是十分利於迅速擴張隊伍與勢力範圍。
發展
由陳勝創立於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以大澤鄉起義後陳勝率“楚軍”在陳郡(河南淮陽)王為始。曾一度發展至今天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區。但在當年的滎陽之戰中,起義軍敗給了秦朝名將章邯,從此每況愈下。再加上起義軍內部矛盾越來越大,很多將領、官員目光短淺,開始勾心鬥角,內訌不斷。不久,陳勝被叛變的車夫莊賈刺殺。後來,陳勝舊將呂臣反擊秦軍勝利,再舉“張楚”大旗。不過後來項羽等將領崛起後,“張楚”就逐漸被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