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在完成繁重的書畫組織活動和書畫日常工作的同時,多年來一直潛心從事書畫組織及理論研究工作,成績顯著。先後為當代著名畫家劉文西、魏紫熙、秦嶺雲、雷正民、齊良遲、苗重安、趙華勝、白庚延等100多位撰寫過理論文章並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新聞、文學、書畫論文作品1000餘篇。獲獎40多次。兩次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的頒獎,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在當今書畫界被譽為“有突出貢獻的書畫藝術活動家”,被評為“中國十大藝術名人”。書法作品先後載入《中國書法家楹聯墨跡選》、《全國名人名家書法作品集》等50多部書畫集。藝術簡介己載入《中國書法家大辭典》、《中國文藝家大辭典》、《東方之子》、《世界名人錄》等60多部辭典中。先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德生、遲浩田、布赫、王光英、趙南起、錢偉長的親切接見,業績得到肯定。策劃並組織了一、二、三、四、五屆頗具影響的“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展,一、二、在、四、五、六屆“中原風”觀光採風、書畫交流活動,先後策劃、舉辦了迎香港回歸全國“中原杯”書畫名家作品大展、海峽兩岸著名書畫家珠海精品展、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99中國百傑書畫家精品展、中國百名將軍書畫展、跨世紀中原書畫優秀作品展、第四、五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新世紀中國山水畫200家作品展等一系列大型活動。先後主編了《海峽兩岸書畫家家作品大觀》、《國際書畫篆刻大觀》、《海峽兩岸書畫名人大辭典》、《全國中原杯書畫名家作品選》、《海峽兩岸著名書畫家精品集》、《跨世紀中原書畫優秀作品集》、《海峽兩岸萬名書畫家簡明辭典》、《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選集》、《99中國百傑書畫家精品集》、《2000年中國百傑書畫家精品集》、《新世紀中國山水畫200家》、《第四屆中國當代中國山水畫作品集》等十六部高檔書畫集,並出版有《張本平報告文學集》、《藝海放歌》一、二、三、四卷等。“張本平現象研討會”先後在鄭州、北京召開,美術界300多位專家、教授,對“張本平現象”的產生及意義進行了研討。《人民日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文化報》、《中華兒女》雜誌社、《中國書畫報》、《河南日報》、《河南新聞出版報》、《大河報》等100多家電台、電視台、報刊、雜誌對“張本平現象”及藝術成就給予了報導與肯定。他領導的中原書畫研究院所打造的“築建海峽兩岸書畫交流的大舞台”、“中原風書畫交流觀光寫生活動”、“新世紀‘一二、二一’工程中‘黃河行、長城行、長江行、西部行’系列活動”、“《中原書畫》對開彩報利用‘書畫擂台賽’、‘紙上畫廊’新欄目引導書畫家作品與國際市場接軌”四大品牌,是中國先進文化實施的新範例,也是新世紀書畫藝術面對機遇和挑戰的全新律動。
主要成就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至今,張本平先生創造和領導的中原書畫院,從河南鄲城縣城走進省會鄭州,堅持以“雙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國家文化事業體制改革政策為指導,堅持走以書畫院為基礎,以辦報、編輯、出版為媒介,以宣傳美術家及其理論家為主調,以裝裱、代銷美術作品為輔助,以與社會文化事業、產業機構、書畫市場溝通聯繫為樞紐的建設發展思路。經過二十年的奮鬥,中原書畫院形成了具有大眾美術傳播公共性、民間性特質,及文化事業與產業為一體的發展模式,成為河南省乃至全國美術界的一大文化奇觀。到目前為止,中原書畫院先後與全國30多個書畫院、藝術團體和基層3萬多名美術家及其理論家建立了固定的聯繫,並建立了一萬多名的美術家資料檔案庫;舉辦了六屆美術家赴中原觀光、寫生、採風、創作、交流活動,接待全國各地、海外及港、澳、台地區書畫家一千多位;與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河南省文聯等單位聯合舉辦全國性書畫展十八次,為魏紫熙、秦嶺雲、周紹華、周俊傑、苗重安、李鐸、白庚延、范曾、於志學、雷正民、馬西光、陸一飛、馬國強、郭文濤、鄭玉昆、楊曉陽、趙華勝等400多位名家撰寫理論文章或序言;出版發行《中原書畫報》400多期,宣傳了1200多名書畫家,無償贈送書畫報紙180萬份;編輯大型書畫集18部;文化下鄉無償贈送名人書畫作品1000餘幅;從1989年至2004年,每年組織百餘人書畫家到中原考察、採風、寫生、創作與交流。
張本平所創辦的中原書畫研究院,集美術創作、展覽、出版、鑑賞、研究、宣傳、交流、培訓人才、裝裱、銷售等諸多方面與一體,形成了令人讚嘆的文化產業化規模。它不向國家要錢,不拍斷奶,包容美術大眾,大門向美術大眾敞開,不斷開展豐富多彩的書畫活動,專門想各地書畫家所想,急各地書畫家所急,以中原書畫研究院為基地,以《中原書畫報》為媒體,為國內外書畫家提供了多方面、全信息、高層次的中介諮詢和經濟服務。它擁有廣大的美術生產者,也擁有廣大的美術消費者。它的公共性延展能力和面向消費的傳播作用——即大眾美術傳播的公共性和民間性,正是美術大眾所企盼和要求的,其意義就在於當今一些國有美術團體和機構正在公共美術活動領域喪失真正公共性的今天,它代表了人們的意願和心聲,代表了中國美術大眾的根本利益,彌補了大眾美術公共性的空間。它不靠國家職能和權利,靠辦實事、靠服務、靠美術產業來啟動美術事業。就張本平創辦的書畫報服務及產業結構所承載的綜合能量而言,“張本平現象”的實質是他從事了一項有別於官辦美術的興盛大眾書畫化的基礎性藝術事業工程,是當前發展美術事業進程中一項亟需不可或缺的新型工程。
張本平領導的中原書畫研究院同仁所打造的新時期書畫院的“六種能力”(即適應藝術市場的快速應變能力,熱情的接待服務能力,強大的活動開發和創新能力,全方位文化的整合能力,全球業務的拓展能力,有競爭力的成本控制能力)正在被全國的官辦及民間畫院所效仿。他探討的“四種結合”新模式(官方書畫院與民間書畫院的結合,專業書畫家與民間書畫家的結合,外出巡展與本地展覽相結合,港澳台書畫家與內地書畫家的結合)受到當今書畫界專家學者及各地藝術團體的讚譽。中原書畫研究院辦院成功的“三個亮點”(辦好活動,編好報,出好畫集)在各地新聞媒體先後做了報導。書畫活動中“四個品牌”(海峽兩岸書畫大展系列活動; “中原風”觀光採風系列活動;全國山水畫展系列活動;為書畫家出版個人專集系列活動)得到廣大書畫家的支持與合作。這種創舉、善舉、義舉的跨越式發展之路,得到了海峽兩岸書畫家的認可和好評,也充分體現了中原書畫研究院團結、奮進、愛國、奉獻的精神。
現實意義
張本平帶領他的書畫研究院十數年來,多次在鄉村舉辦書畫大展,把這些昔日百姓無緣相見的高雅書畫作品送到家門口,讓他們不出家門就能領略名師大家的風采,欣賞博大深邃的民族書畫藝術精品。他還組織書法家和書畫院的同仁每逢新年之際,在鄉村集市上現場書寫春聯送給當地百姓,深受當地百姓的擁護和歡迎。張本平不僅送文化下鄉,創造文化產品送下鄉,還“種文化”下鄉,就是在鄉村、社區培養書畫愛好者,用傳統的文化藝術和先進的文化理念正確引導他們,使他們為鄉村、社區的文化繁榮與社區環境的和諧穩定發揮作用。
以中原書畫研究院為構架的“張本平現象”的文化藝術創造、交流的行為方式,從各個環節的聯繫看,具有較為完整性、體系性機制構成的科學運作特徵。它首先是由打破藝術品生產管理的官辦傳統模式,而順應當代社會經濟與文化活動的規律,從內容構成與方式運作上,使經濟與文化的行為方式在內在聯繫和外在表現上達到了和諧的統一。他們將書畫作品的創作、研究、鑑賞、展覽、宣傳、交流、裝裱直至銷售融為一體,通過辦報、編書、培訓人才、網路人才的立體運作,為國內外書畫家提供了多方面、全信息、高層次的服務。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藝術生產方式的創造。這種藝術生產方式與經濟生產方式的統一說明,當今的藝術創造條件,大大突破了傳統藝術框架的局限性。新時代是藝術產品的創造乃至其對社會的作用的意義,要求藝術家必須投身到社會多領域中去體悟、去創造,絕不能再當高士逸人。
社會意義
張本平在開展書畫活動中深深感到,我國傳統的書畫藝術有一種巨大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如果能通過書畫藝術的交流活動,在海峽兩岸書畫家乃至廣大書畫愛好者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這對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將會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想到這裡,他便把開展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列為中原書畫研究院的重中之重。於是,1994年元旦,第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首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為兩岸的書畫交流拉開了序幕。張本平與隔海相望的台灣美術家協會主席易蘇民博士取得了聯繫與合作,在台灣中統報上登載了“徵稿啟事”,激起台灣書畫界朋友的共鳴。身居台灣的陳立夫先生等相繼發來了賀信、賀詞,內地的書畫家也紛紛回響。僅用了半年時間,海峽兩岸書畫大賽就徵集了1萬多件書畫作品。這些書畫作品是藝術家們用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先進的文化理念,以書畫形式頌揚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以藝術美、人格美和社會美作為神聖的社會責任,用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作品為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吶喊,表現了他們真誠的赤子之心的經典之作。這些作品為成功地舉行首屆海峽兩岸書畫大賽奠定了堅實而良好的基礎。賽後,在張本平的主持下,編撰出版了《海峽兩岸書畫家作品大觀》,轟動了海峽兩岸。不久,張本平又主持編撰了《海峽兩岸書畫名人大辭典》,受到沈鵬、王琦、郭紹剛等書畫界權威人士的讚譽。在這次活動的感召下,台灣著名畫家高鴻慶、劉振業、汪英德到中原書畫研究院參觀、交流、辦展。
1997年7月1日,《海峽兩岸著名書畫家精品集》在中原大地問世,為香港回歸祖國獻了厚禮。至此,張本平和他的中原書畫研究院已在海峽兩岸樹起了一座豐碑。張本平已成為促進海峽兩岸書畫藝術交流的先行者和新聞人物。建院短短十幾年間,共舉辦“海峽兩岸書畫大展5次,極大地推動了兩岸文化藝術的交流,在全國乃至全球華人群中引起了極大反響。原中共黨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將軍欣然題寫了“書畫傳親情,藝術促統一”十個大字。目 前,張本平正在緊鑼密鼓地策劃和實施2008年與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廣東省政協共同舉辦的“走進廣東‘友和杯’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大展”的活動。對於這項活動,台灣美術家協會主席易蘇民先生深切地說:“中原書畫院是大陸上河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書畫研究團體,成員網路全國藝壇精英,普及於世界華人社會,曾出版過18部大型書畫集,發行全開400多期《中原書畫》彩色報紙,贈送各界。對宣揚華夏藝術,教育人才,做出了空前的偉大貢獻。由於書畫院張本平院長的擴然大功之弘觀,與對兩岸文化交流的執著,在出版的多部叢書中,都蘊藏著和平團結的信息,這種對促進祖國統一大業與民族情感的融合,有著深遠的影響,可說是功在中國,澤被華族”。 張本平首開了民間辦美術的先河,他不僅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民間辦畫院的第一人,同時也是我中華民族文化史上首個民間辦畫院的人。他的成功探索和有益嘗試為我國文化藝術體制的改革創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樹立了成功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