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山[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

張春山 ,男,1964年生,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多年主要從事地質災害調查、風險評估、地應力、環境地質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參加過20多個科研項目或課題。曾獲國家“305”項目辦公室科技成果三等獎(集體)一項,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四等獎兩項。在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和地應力測量研究方面有一定特色,是國內較早從事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的人員之一,對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和評價指標及其計算方法有較深入的研究,對線狀工程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也比較熟悉。

人物簡介

1987年7月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7年7月-2000年9月,在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

1998年9月獲副研究員任職資格,被聘為副研究員。

2000年9月-2003年6月,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生,地質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3年7月-現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

2005年12月被聘為研究員。

在研項目

1. 負責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專題“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技術與管理方法研究”。

2. 負責中國石油規劃院“西氣東輸二線新疆段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項目。

3. 參加中國地質調查局“寶雞地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項目。

發表論著

已公開發表論文43篇,合作出版專著6部。其中第一作者論文24篇。近年發表論文有:

[1] 張春山、吳滿路、張業成.2003.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及展望.自然災害學報,Vol.12, No.1,P96-102.

[2] 張春山、張業成、馬寅生、胡景江、高慶昭. 2003.黃河上游地區地質災害分布規律與區劃.地球學報, Vol.24,No.2,P155-160.

[3] 張春山、張業成、吳滿路.2003.南北地震帶南段水文地球化學特徵及其與地震的關係.地質力學學報, Vol.9,No.1,P21-30.

[4] 張春山、張業成、馬寅生.2003.黃河上游地區崩塌、滑坡、土石流地質災害區域危險性評價. 地質力學學報, Vol.9,No.2,P143-153.

[5] 張春山、張業成、張立海.2004. 中國崩塌、滑坡、土石流災害危險性評價. 地質力學學報, Vol.10,No.1.P27-32.

[6] 張春山、吳滿路、廖椿庭、馬寅生、區明益.2005.青海格爾木-五道梁地區現今地應力測量結果及其構造分析.《地球學報》, 第26卷,第2期,P183-186.

[7]張春山、張業成、馬寅生、廖椿庭、吳滿路、張立海. 2006. 區域地質災害風險評價要素權值計算方法及套用.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Vol.33,No.6,P84-88.

[8] 張春山、南青民、廖椿庭、譚成軒、吳滿路、馬寅生.2007. 黃河上游地區地應力狀態與地質災害關係探討. 地質力學學報,Vol.13,No.3,P270-277.

[9] 張春山、吳滿路、廖椿庭、馬寅生、區明益. 2007.西藏羊八井-康馬地區現今地應力測量結果與應力狀態分析. 《地球物理學報》, Vol.50(2):517-522.

[10] 張春山、李國俊、張業成、馬寅生.2006. 黃河上游地區崩塌滑坡土石流地質災害風險評價. 地質力學學報, Vol.12,No.2,P.211-218.

[11] 張春山、吳樹仁、馬寅生、譚成軒、張永雙.2006. 擬建膠萊運河可能產生的地質災害與環境問題探討. 海洋地質動態,Vol.22,No.9,P1-6.

[12] Chunting Liao, Chunshan Zhang, Manlu Wu, Yingsheng Ma, and Mingyi Ou.2003.10. Stress change near the Kunlun fault before and after the Ms8.1 Kunlun earthquak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30, N20.2027.

[13] 吳滿路、張春山、廖椿庭、區明益.2005.風火山隧道地應力測量及工程穩定性分析.《地球學報》, vol.26No.1,P71-74.

[14] 張業成、張春山、張立海.2003. 自然變異與災害過程的社會學研究.地學前緣,Vol.10特刊,P265-271。

[15] 吳滿路、張春山、廖椿庭、馬寅生、區明益.2005.青藏高原腹地現今地應力測量與應力狀態研究. 《地球物理學報》, 第26卷,第2期,P183-186.

[16] 馬寅生、張業成、張春山.2004. 地質災害風險性評價理論與方法. 地質力學學報, Vol.10,No.1.P7-18.

[17] 馬寅生、施煒、張岳橋、楊農、張春山、張會平.2005.01.東崑崙活動斷裂帶瑪曲段活動特徵及其東延.《地質通報》,24(1):30-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