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21年7月,張懷瑞出生於直隸定縣(今河北定州)清風店吳村。
曾任晉察冀軍區軍分區班長、排長、排長、連長、偵察參謀、偵察股長,晉察冀野戰軍營長、團參謀長,晉察冀野戰軍第4縱隊第11旅第33團副團長、副團長兼參謀長、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64軍191師572團團長。參加了清風店、石家莊、平津、太原、寧夏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64軍190師參謀長。
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4軍190師參謀長。回國後,任陸軍第64軍191師副師長兼參謀長。
1960年畢業於解放軍裝甲兵學院。後任陸軍第64軍191師師長。
1965年2月至1969年8月任陸軍第64軍副軍長。
1968年8月至1970年1月兼任遼寧省撫順市革命委員會主任。
1969年8月至1976年10月任陸軍第64軍軍長。其間,兼任瀋陽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校長。張懷瑞憶述歷史
1976年10月至1983年5月任旅大警備區司令員、警備區黨委副書記。
1983年5月至1985年6月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旅大警備區司令員(副大軍區職)、軍區黨委常委、警備區黨委副書記。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軍銜。
1961年晉升為大校軍銜。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第四、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8年8月27日,原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旅大警備區司令員張懷瑞,因病醫治無效在大連逝世,享年97歲。
人物事跡
1949年9月19日,由馬全良領銜,盧忠良、馬光宗等28名寧夏兵團高級將領致電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總部表示願意和平解決寧夏問題。23日上午,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潘自力等在中寧接見了寧夏軍政代表。經過談判,雙方代表於下午2時在《和平解決寧夏問題之協定》上籤字。
協定簽訂後,幾萬名潰散國民黨官兵,在銀川城鄉造成極為混亂的社會局面。一些潰散官兵公開鳴槍,恣意鬧事,公然搶劫民宅、店鋪和武器倉庫,銀川郊區火藥庫也被人引爆,火光沖天,整個銀川城內人心惶惶。在此情況下,寧夏兵團賀蘭軍軍長馬全良和副軍長王伯祥於9月22日連夜趕往吳忠,向人民解放軍六十四軍報告銀川的形勢,並請求解放軍儘快率部進駐銀川穩定社會秩序。
十九兵團改變了原擬於25日入駐銀川的計畫,遂命令六十四軍派一個師的先頭部隊連夜進駐銀川,維持社會秩序。一九一師五七二團兩個營在副師長孫樹峰和團長張懷瑞的率領下來到仁存渡口,當時正下著瓢潑大雨,河面上空空如也,岸邊僅有幾隻羊皮筏子。上千官兵僅靠幾隻羊皮筏子何時能渡過去。張懷瑞團長馬上發動大家在附近找船隻與船工。最終,戰士們在附近找到一隻破舊的機帆船和一名老船工,部隊開始渡河。20餘名戰士上了小船,因河水上漲,風浪又大,船沒劃多遠就翻了,10餘名戰士由於不會游泳犧牲了。戰士們面對艱險,毫不畏懼,張懷瑞率戰士們連夜冒雨從仁存渡口乘車急馳銀川。
23日深夜11時,張懷瑞率解放軍先頭部隊抵達銀川。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張懷瑞率戰士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迅速控制四個城門、鐘鼓樓、玉皇閣等制高點。同時,占領了馬鴻逵的公館——將軍第,控制了敵人的武器彈藥庫、機場、糧倉,收繳了敵人的電台,在炮兵陣地,交通路口等重要部門和地區布崗設哨。
9月26日,解放軍十九兵團在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耿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潘自力等的帶領下,舉行隆重的入城儀式。成立了銀川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以下簡稱軍管會),主任為楊得志,副主任為馬鴻賓、朱敏、曹友參。
所獲榮譽
1955年榮獲三級獨立自由、二級解放勳章,曾榮獲朝鮮二級國旗、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1961年晉升為大校軍銜。
1988年7月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