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友

張應友

1957年,年僅17歲的張應友就背井離鄉到香港,開始謀生之路,不久就進一家塑膠廠當學徒。 當張應友“滿師”時候,拿到了廠里工人級別的最高工資。 1963年,張應友開始自立門戶,在香港創立了遠東塑膠染料行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簡介

張應友,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加拿大特許管理學院榮譽院士”、“加拿大特許管理學院特許經理”、“美國林肯大學榮譽管理博士”,企業家。

創業歷程

張應友在農民家庭,沒念完中學,因家境貧寒而惜別校園。1957年,年僅17
張應友博士
歲的張應友就背井離鄉到香港,開始謀生之路,不久就進一家塑膠廠當學徒。每天干16個小時、掙10塊港幣,這樣艱辛的日子一捱就是六年多。初入行的張應友,好學勤鑽研,又謙虛實幹,尤其以潮汕人刻苦耐勞的精神,主動敬業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很快,他就掌握了塑膠基本理論和業務技能,熟悉了塑膠製造業。當張應友“滿師”時候,拿到了廠里工人級別的最高工資。年輕氣盛的張應友腦海中開始萌發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1963年,張應友開始自立門戶,在香港創立了遠東塑膠染料行有限公司。當時, 正值香港輕工業起飛的時期,由供應塑膠染料開始,他的業務範圍逐步擴大至供應化織、油漆和油墨行業用顏料、染料、添加劑等,並以實幹及務實的作風獲取合作夥伴的信任, 不久成為是香港的主要廠商之一。
張應友一直致力拓展塑膠加工著色專業領域,為提高業務質素,他不滿足固有的成績,通過研究、改良、試驗等實踐,在行業中樹立了“遠東塑膠染料”製品新概念、新技術、新品牌形象,有效推動塑膠行業向高科技領域發展,因而使遠東公司成為行業發展的先鋒。
1972年,已漸成國際塑膠業界翹楚的張應友把目光投向中國內地,心愿是將業已成就的塑膠加工業和熟悉的化工技術引進到祖國發展。因此,他透過每年參加 “廣交會”的平台,與國內同行廠商交流合作,經過市場調查,把發展的首站選在華東地區,與條件合適的江蘇崑山有機化工廠合作,開展塑膠製品的染料、顏料的研發和生產。
改革開放後,張應友又分別投資創辦了“廣州增城遠華色母廠”和在深圳成立“遠東塑膠染料行(深圳)有限公司”,以及創辦浙江海寧遠東化工廠,大幅度提高其在國內塑膠化工染料製品的生產能力,既為國家生產大量急需的化工顏料和塑膠染料製品,上繳國家稅收,又為當地解決了大批勞動力就業。目前,張應友的事業發展到擁有企業的香港總部,國內3家全資工廠和國外Lambe公司等系列公司,產品在行業中占主導地位,成為塑膠染料製品的代表,為中國化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公益事業

張應友利用自己的企業平台,在實踐中教導培養了80多名塑膠化工科研人才,並被合肥師範學院等國內高校聘請為客座教授,經常為學生講授塑膠專業知識。他還在合肥師範學院設立獎(助)學金,先後資助該校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自1975年以來,張應友向國內包括家鄉谷饒上堡中學、友源國小、廣州增城實驗國小等捐資達一千多萬元,全力支持國家教育事業。
張應友常說:“我的根在潮汕,無論走多遠,對家鄉的感情難以割捨。”因此,他為家鄉的教育、醫療、慈善等公益事業不遺餘力。從1975年至1980年,他先後捐巨資為谷饒上堡中學、友源國小、烏窖國小建校舍、教學樓、圖書館等。之後,又捐資180多萬元修繕谷饒華僑醫院、捐資修繕谷貴公路,以及捐資建養老院、老人活動中心、風景區和祖祠、靈山護國禪寺等,還為汶川大地震、江西古剎建設等捐資。1991年,汕頭市人民政府授予他“興學育才、功垂千秋”的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