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建雲, 男,1957年8月出生,江蘇沛縣人,漢族,中共黨員。1982年原華東水利學院陸地水文專業大學本科畢業,1987年5月河海大學工程水文及水資源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1-1996年愛爾蘭國立大學留學,先後獲得水文科學碩士和土木及環境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曾任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水利部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項目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現任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兼任水利部科技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委委員、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主席、中國水利學會水文專委會名譽主任、北京市政府顧問團成員、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顧問、世界氣象組織水文委員會執行委員等職。2009年12月2日,張建雲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任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社會兼職
兼任北京市政府顧問團成員,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顧問,水利部科技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委委員,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主席,河海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氣象組織水文委員會執委,世界氣象組織水文水資源長期諮詢專家,全國水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水利學會理事等職。
研究領域
張建雲教授主要從事水文、水資源、水利信息系統工程、防汛應急指揮等方面的研究與建設管理工作。先後主持國家“九五”攻關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氣候異常對水文水資源評估研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氣候變化及其閾值研究”等專題研究。
主持研究開發了“防汛抗旱水文氣象綜合業務系統”、“全國洪水預報系統”、“防汛會商系統”、“全國實時水情信息服務系統”等一系列支持防汛抗旱調度決策的業務系統,在多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主持了“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的總體設計和可行性研究工作,並負責該工程的建設和管理,該工程的實施,不僅提高了防汛抗旱的水平,而且推動了全國水利信息化的建設。
人物榮譽
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3部、譯著1部、主編專著5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
其中:“我國短期氣候預測業務系統” 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水情信息及洪水預報預測業務系統”、“防汛抗旱水文氣象綜合業務系統”分別於2001年、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暴雨統計參數圖集” 2005年獲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水情信息及洪水預報預測業務系統” 1999年獲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氣候變化對主要脆弱領域的影響閾值及綜合評價”2004年獲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後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被中組部等五部委授予“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被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授予“全國防汛抗旱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當選院士
2009年12月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0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其中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張建雲教授榜上有名。據悉,全國共有48名工程技術界專家當選。
據了解,張建雲教授長期從事水文、防汛抗旱、氣候變化影響、水利水電信息化等科研工作。曾從事和負責全國水文情報預報工作,研究並主持開發了“全國洪水預報系統”、“國家防汛會商系統”、“防汛抗旱水文氣象綜合信息系統”等一系列業務系統,為國家防洪抗旱調度決策和指揮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其主持的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設計和一期工程建設,構建了國家防汛抗旱減災決策平台,提升了全國防汛抗旱決策指揮水平,推動了全國水利信息化。該工程在近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洪水預報理論研究及套用、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評估和適應研究、設計暴雨和設計洪水套用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主持編寫了《水文情報預報規範》、《水文自動測報系統規範》等國家、行業技術標準和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一系列標準規範和技術規程,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
人物軼事
2009年12月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200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南科院)張建雲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張建雲的當選,是他多年來在科研領域以勤奮嚴謹的態度和求實創新的精神,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勇攀科技高峰的結果,是南科院的光榮,也是水利行業的光榮。日前,本刊記者就當前水利特別是水利科技的一些重大問題,對張建雲院士進行了專訪。
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科學事實,水利系統應積極行動,主動適應
現代水利周刊:氣候變化是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您長期從事氣候變化影響研究,目前執掌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並擔任首席科學家。請問,對待氣候變化,科學、理性的態度應該是怎樣的?
張建云: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最突出的環境問題,歸根到底又是一個發展問題,受到各國政府和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在前不久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11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足以看出各國政府對氣候變化的重視程度。
目前,社會公眾大多已認識到全球氣候變暖的事實,也初步體驗到了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我認為,以全球變暖為特徵的氣候變化是不爭的科學事實,並已對水、農業、環境等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等產生了重要影響。關於未來的氣候變化,對溫度變化趨勢的預測基本是一致的,即未來溫度仍呈繼續上升的趨勢。但對各地區的降水預測,不同的氣候模式得到不同的結論,甚至是相反的結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雖然對未來氣候變化的預測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但是任何消極被動的不作為態度都是不正確的,也是不應有的。我們水利人要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提高對氣候變化及其可能影響的認識;要考慮氣候變化最不利情景,制定行動策略;要在工程規劃、設計和運行管理工作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做最壞打算,向最好努力;要將常態應對與非常態應急結合起來,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保障國家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並在低碳經濟發展戰略中發揮水利行業的支撐作用。
現代水利周刊:水是氣候變化影響的主要領域,您認為,水利系統應如何主動適應,將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張建云:面對氣候變化,水利應積極作為,採取主動適應策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是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重點是加強防洪工程和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建設,提高防洪抗災能力與水資源調配能力。
二是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緩解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減少污染排放,減少能源消耗。
三是水利行業應積極回響國家低碳經濟政策,在支撐低碳經濟發展、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要大力發展水電,推進農村電氣化建設,增加水電清潔能源的比例;要進一步加強退田還湖、退耕還林工作,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發揮濕地和林草的“碳匯”作用,降低二氧化碳濃度;要在水利行業大力倡導綠色經濟、綠色生活,提倡節約用水用電,保護生態環境;要為國家發展低碳經濟如發展核電提供水資源保障。
當然,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應對氣候變化對水的影響,同樣需要建立協同機制,加強部門合作,廣泛開展國際交流,促進信息共享。
現代水利周刊: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科技支撐。作為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主任、首席科學家,在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研究方面,您最關注哪些問題?
張建云:在氣候變化及其影響評價與對策方面,有大量科學技術問題需要研究。一是對氣候變化的一些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如水文要素、水資源、生態環境等發生了哪些改變;二是深入分析變化成因,研究氣候長期變化、水文自然規律、下墊面的人類活動等各種影響的貢獻及其相互作用機理;三是科學評價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陸面水文過程對氣候變化的回響;四要研究對策與措施,包括研究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水資源的戰略布局和防洪標準體系、發展低碳經濟的水利對策等。
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多部門聯合攻關的課題。根據當前氣候變化國際研究前沿和熱點問題,結合我國突出水問題,建議在水文循環對氣候變化的回響機理及規律、極端天氣事件與洪澇乾旱災害形成機理、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國家水安全、氣候變化對重大工程的影響及應對措施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機制等五個方面,加強科學研究,為水利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技支撐。
進一步加強水文、防汛和水利信息化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
現代水利周刊:您長期從事水文、防汛抗旱、水利信息化等科研和管理工作。您認為,在氣候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影響下,如何更好地做好水文、防汛抗旱和水利信息化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
張建云: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及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等環境因素變化的影響,乾旱缺水、洪澇災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四大水問題,嚴重地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進一步做好水利工作,特別要加強水文、防汛抗旱和水利信息化工作。
在水文方面,一是牢固樹立“大水文”發展理念,增強服務意識,拓寬服務領域,積極推進從行業水文向社會水文的轉變。二是進一步加強水文站網建設,儘快構建全國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站網體系。三是結合國家防汛指揮系統二期工程和全國水資源信息系統等建設,提高水文站網監測自動化水平,全面推動水文現代化。四是加快國家水文數據中心建設,實現水文資料的社會共享;加快水文預測預報及信息服務等業務系統的升級開發工作,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及水平。五是要加強水文基礎工作和基礎研究,比如建立水文技術標準規範體系,開展全國河湖普查,編制中國水圖,開展氣候變化對水文循環和區域水資源等影響及對策研究等。六是進一步理順水文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加強支撐水文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各項保障措施。
在防汛抗旱方面,一是要在防洪抗旱戰略思路上,進一步大力推進實現“兩個轉變”,即“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由單一農業抗旱向生產、生活、生態全面抗旱轉變”,開展防汛抗旱體制、機制和政策法規等戰略研究。二是要進一步加強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國家批覆的各流域防洪規劃,加強目前仍較薄弱的大江大河局部堤防和海堤工程、中小流域防洪工程及行蓄洪區工程建設,提高抗禦洪澇災害能力。加快制定並全面實施全國抗旱規劃,加強抗旱設施和應急供水能力建設。三是要進一步加強非工程措施建設,加快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工程建設,加強山洪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警,加強大範圍乾旱的監測和預測分析,加強洪旱災害的風險分析和預案制定工作,提高防洪抗旱的科學決策水平。四是要進一步加強防洪抗旱重大問題和關鍵技術研究,如大江大河防洪戰略及防洪工程體系研究,氣候極端事件與水旱災害形成及對策研究,3S技術在防洪抗旱減災中的集成套用研究,城市防洪關鍵技術研究,防洪工程隱患探測和安全評估技術研究,防洪工程除險加固技術和新材料套用技術研究等,為防洪抗旱減災提供技術支撐。
在水利信息化方面,一是要重視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充分依託國家公用網路和通信資源,加快水利網路系統和通信系統建設,儘快實現縣級以上水利部門的互聯互通,增強水利應急通信保障能力。二是要重視業務套用系統建設,主要包括各級水利數據中心的建設,各種監視、預警、預報、調度、決策支持和信息服務等業務系統的開發。在資料庫建設和業務系統開發中,要高度重視規範標準體系建設。三是要全力推進水利信息化重點工程建設,如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工程、國家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水利電子政務系統、全國農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路與管理信息系統等。四是要重視信息化系統的運行管理,改變重建輕管的做法,切實落實運行管理費用,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效益的發揮。
用10多年時間把南科院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研究院
現代水利周刊:您是南科院院長,南科院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帶領南科院實現這一目標,您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是什麼?
張建云:走過70多年的風雨歷程,南科院已發展成為擁有30多個特色優勢專業研究方向、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綜合型水利科研院所。2001年,南科院被確定為國家級社會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
水利部部長陳雷多次到南科院考察指導工作,對南科院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在2008年全國水利科技大會上,陳雷部長提出,要依託南北兩大科學研究院,建設國家水利科技創新基地。為貫徹陳雷部長指示和全國水利科技大會精神,南科院組織編制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學科建設和人才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和《國家水利科技創新南方基地建設規劃》,描繪了南科院未來發展的藍圖。
根據規劃,我們將用10多年時間,將南科院建設成為學科門類齊全、科研體系完備、擁有一支高素質科研隊伍的國際一流研究院,解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水利水電交通科技問題,在科學理論、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創新等方面為學科發展和技術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我們確定了三大戰略步驟,即用5年左右時間,最佳化專業結構,完善學科布局,奠定發展基礎;用5年左右時間,以重大項目為驅動,加速核心學科發展,促進優勢學科形成;再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跨越式發展,使南科院成為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一流水利水電交通科研機構。
現代水利周刊:您認為,南科院近期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張建云:我個人認為,南科院近期需要花大力氣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強傳統學科創新,積極培育新學科。近期要在環境工程、信息技術套用、現場觀測和檢測儀器研製等方向整合科研力量,拓展新的學科。二是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工作,推動學科發展和技術進步。設立“基礎研究工作站”,選拔有較好理論研究潛質並有研究興趣的科研骨幹進站,保障其收入水平,讓他們潛心開展基礎研究,力爭產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三是加強科研平台建設,增強科研能力。將在已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部級工程技術中心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建設其他有專業特色的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中心;同時用7~10年時間,建成五大科研基地。四是要對照國際一流科研院所的發展要求,大力培養學科帶頭人,打造人才梯隊,實現科研隊伍新老交替的順利銜接。五是要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各項工作和諧發展,為做好科研工作創造和諧環境。
熱愛水利 享受科研
現代水利周刊:您是怎樣與水文結緣的?
張建云:我的家鄉蘇北沛縣地處沂沭泗流域,屬於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易澇易旱,洪旱災害頻繁。小時候,家鄉就給我留下了“非澇即旱”的深刻印記。由於洪旱災害頻繁,那時候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1978年考大學前,我在農村3年,每年冬天都在水利工地度過,挖河修渠,興修水利,水利就在那時以那樣一種方式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後來,我填報高考志願時選擇華東水利學院(現為河海大學),與此不無關係。至於學習水文專業,應該說是一種偶然,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深深感到,水文專業幾乎是整個水利學科的基礎性專業,學習興趣也日漸濃厚。大學畢業後,我到原水電部水利調度中心從事洪水預報調度工作。後來,我到河海大學讀碩士,又到愛爾蘭國立大學讀碩士、博士,研究方向一直是洪水預報的方法研究、模型研究和預報系統的開發,這既是基於我國洪水災害嚴重的狀況和我個人的工作背景,也與我小時候那段難忘的經歷有關。
現代水利周刊:擔任多個職務,工作千絲萬縷,您是如何統籌安排好管理與科研工作的?現在,您一天的工作狀態是什麼樣子?
張建云:擔任領導職務,毫無疑問,要花費時間,做好管理工作。但是,我始終堅持把大量時間與精力放在業務工作上。統籌安排好各項工作,我的做法是:首先要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作用,積極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現在,在南科院,院領導分工明確,我只分管科研工作,只抓思路和巨觀,所以管理並未占我太多時間。二是充分發揮團隊作用。無論是系統開發工作還是國家攻關項目,許多工作都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必須依靠團隊力量,靠大家共同努力。三是合理安排時間並長期堅持。我始終認為,科學沒有捷徑好走,做科研工作不勤奮不行,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正是如此。記得在部水文局工作時,有兩年我都是利用春節放假帶隊到國外做一個月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現在在南科院,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下班後不在辦公室里談工作。這樣,我儘可能將整晚時間留給自己看書、思考和寫作。
現在,我一般早上8點以前到辦公室,晚上11點半回家,正好趕上看午夜新聞。在節假日和周末,我會寫點東西,或與學生進行學術討論。這些都是讓我非常享受的過程。
現代水利周刊:許多大家都愛好廣泛,您有什麼愛好?
張建云:首先說明我不是什麼大家,僅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人常說,選擇了某種職業,也就選擇了某種生活方式。選擇科研工作,就要能耐得住長期的寂寞,經得起各種誘惑,要能靜下心來做科研。記得從1999年開始,我花了3年多時間,翻譯出版了《水文學手冊》,這是一部總字數達157萬字的巨著。那段時間,我幾乎忘掉所有的愛好,推掉幾乎所有的應酬,正如我在譯序中寫道的那樣,“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每當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坐在計算機前譯稿、校稿、統稿……度過了寂寞的一夜又一夜”。當然,專心科研與個人的愛好並不衝突。我的愛好不多,主要是運動和讀書。我經常在工作之餘長距離快走,放鬆大腦,同時還可以思考問題;也時常與同事和研究生打打羽毛球或桌球等,一方面增強了體質,放鬆了心情,同時也以另外一種方式密切了與職工的聯繫,讓大家體會到積極快樂的團隊氛圍。我也鼓勵職工和我的研究生積極參與各種文體活動,陶冶情操,提高身體素質,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
現代水利周刊:當選院士,對您來說,意味著什麼?在獲得榮譽的同時,如何更好地肩負起為我國科技工程事業繼續作出貢獻的歷史責任?
張建云:此次有幸當選工程院院士,榮譽不僅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南科院,屬於整個水利行業。我的當選,是國家對我們這個研究開發團隊工作的認可,我只是這個團隊中的一員或帶頭人。我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都離不開團隊的幫助和支撐,離不開領導的關心和支持,離不開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關愛,我特別感謝他們。
院士稱號是我國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國家、人民對院士都有很高的期望和要求。當選院士,對我來說,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在今後工作中,我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優良學風,弘揚南科院“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要更加潛心鑽研求索,帶領團隊不斷開拓創新,瞄準前沿,推動學科發展與進步;要繼續堅持踏實做事、踏實做人的準則,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多做事、做實事,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作出新的貢獻;要更加重視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為國家多培養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和領軍人才,以更好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