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平群(1900~1987),名秉勛,天津人,南開學校畢業生,1920年受南洋兄弟菸草公司資助赴英留學,入倫敦大學經濟學院商學專業。畢業後於1924年在倫敦大學東方研究院任講師二年,1926年回國任南開大學商科教授,1930年任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抗戰中曾任國立劇專教員,抗戰後任中國駐紐約總領事等職。
在南開中學期間,他參加南開新劇團,1918年曾在《新村正》中扮演青年李壯圖,有“奶油小生”之稱。在南開大學任教期間,他多次與曹禺合作,在《國民公敵》中他(飾醫生斯多克芝)與曹禺(飾女主角斐特拉)“表演至絕妙處,獲得掌聲不少”。在《娜拉》中張平群扮演律師海爾茂,曹禺扮演娜拉,演出“最佳者兩位主角大得觀眾之好評”。在《爭強》中張平群扮演的罷工代表羅大為與曹禺扮演的鐵廠董事長安敦一引起轟動,場內“每座四人之座,因擁擠故坐六人”,受歡迎之程度“打破本校之紀錄,恐今日之全國中,無能伯仲者”。
他還擔任過導演,排演過《寄生草》、《月夜》。值得稱道的是,在1930年他改譯了許多外國名劇,多是獨幕劇,供南開新劇團和國內許多劇團使用,現在能見到的有《打是喜歡罵是愛》(喜劇)、《求婚》(鬧劇)、《別宴》、《談心處》(笑劇)和《最末一計》(悲劇)等;抗戰期間,他又譯了《又夜》(二幕抗戰劇)和《靈魂的舞台》。這些劇目,大多有諷喻意義和趣味性。這些劇目不僅劇團可以演出,即使一個小集體也可以排演。其中《最末一計》在抗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末一計》,又名《馬百計》,“九一八”前夕改譯自《凡爾賽的俘虜》。該劇寫一個前敵總司令包師長準備攻下省城,圍城三個月,因守軍城防堅固無法攻破。該城只有一個隧道可以進入,但它是守軍領袖馬百計設計的、找不到方位。這時,馬百計被俘。馬百計“詭計多端”拒不交代。包師長限他考慮24小時交代。再審問他時,馬說:“一覺睡到天亮,沒工夫思索。”包問:“這是你最後一計了吧?”馬說:“不,這是九十九計那最末一計,還未用哪!”此時馬看到桌子上他那被繳獲的鼻煙壺,包師長的兄弟施營長回營欲要煙壺,包不允,馬乘機說請他聞鼻煙,施不聞。馬藉機偷入衣袋。此時,包要審剛俘獲的青年軍官馬坤,令他招供。馬見是自己的胞弟,為防止他招供,遂施計令胞弟飲自己放入煙壺中毒酒而亡。這是他的最末一計。馬也被槍殺,臨犧牲前說:“那條隧道———還得你們自己去找!”故事單純而曲折,詼諧而莊重,歌頌了一位聰明睿智,寧死不屈的英雄。該劇在抗戰中與《放下你的鞭子》一樣在全國各地演出,常演不衰,在激發人民勇敢地和日寇不屈不撓做鬥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