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弘治初年,撰修《憲宗實錄》,往蘇州、松江等地採集軼事,書成授上饒知縣。不久,任南京兵部主事,進刑部郎中。正德三年(1508),任興化知府,正德五年(1510),起知南雄,擢江西左參政,任右布政使,正德六年(1511),任右副御史。正德八年(1513),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嘉靖三年(1524)九月,召掌南京都察院事。同年十月,任南京工部尚書。嘉靖六年(1527),辭官回鄉。嘉靖七年(1528),詔進一品階榮祿大夫。嘉靖九年(1530)卒,終年74歲。墓在臨浦峙山上,墓道有石人石馬。可惜次墓毀於文革時期,現在僅剩石人石馬。
正德三年(1508),隆平侯張佑卒後,因張佑一生無子,為遺產等,張佑之弟張祿與族人爭爵,張祿一書抗訴到興化知府,由於某種原因,而未及時處置,後又抗訴京師,當時,太監劉瑾霸持朝綱,一手遮天,而且得到一筆重金賄賂,此時,正值張嵿任興化知府之際,劉瑾對張嵿平時為官清廉,為人正直,不屬同黨,早就心中不滿,乘此機會,就陷害張嵿,以辦事不力為由,將張嵿罷職。實際是張嵿與劉謹清濁難合不能共事。
劉瑾,今陝西平縣人。本姓談,後依靠劉姓太監進了宮,從此便改用劉姓,冒其姓,當時被孝宗皇帝知道,處以死罪,由於劉姓太監等人的再三請求,才得免死。在東宮侍奉太子。劉瑾深知只要照顧好太子,自己總有一日就會成為新皇帝身邊的功臣,權力、富貴會接踵而至。
正德元年(1506),武宗即位後,劉瑾抓住少年天子性好嬉戲的特點,每日進奉飛鷹、走狗等,鼓動武宗外出遊玩享樂,深得武宗的信任,被提升為內宮太監,掌握京城的軍隊,權力很大。當時朝臣中有稱之為“八虎”,確切地說是指八個太監,就是劉謹、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八人,其中以劉瑾為首,他為人十分陰險狡猾,想方設法鼓動武宗玩樂,得到武宗的寵信,並逐漸掌握了朝政大權,人稱“立地皇帝”。在劉瑾權盛時,正直朝臣在暗中等待時機的到來。
正德四年(1509),張嵿回故鄉省親時,接到民眾舉報,以吳瓚等人侵占蕭山湘湖,圍湖造田,嚴重損害了水利設施,張嵿不徇私情,對吳瓚等人給予退田還湖處理。
正德五年(1510),寧夏安化王反叛,起兵的名義就是清君側——劉謹。訊息傳到京城,劉瑾藏匿起檄文,不敢讓武宗知道檄文的內容。朝廷派與廉明的大臣楊一清與太監張永領兵前去平叛,很快就平息了戰亂。楊一清在路上盡力結交張永,二人相交甚歡。張永為“八虎”成員之一,然而為劉瑾所制。其實不止是張永,其他六人都是受到了劉瑾的壓制。劉瑾擔心他們受到武宗的寵信而自己失勢,所以常在武宗面前講七人的壞話。武宗曾想調張永到南京閒住,聖旨還未下達,劉瑾就要驅逐張永出宮。張永知道自己是被劉瑾所害的,跑到武宗面前申訴。劉瑾與之對質時,張永氣得要揮拳奮打劉瑾,被谷大用等人費力拉開。武宗令二人擺酒和解,但嫌隙漸深。此次,睿智的楊一清就是利用張、劉的矛盾,遊說張永除去劉瑾。八月,楊一清、張永班師回朝。獻俘禮畢,武宗置酒慰勞楊、張,劉謹、谷大用等人皆在坐。夜深時,劉瑾起身回府。張永見時機成熟,從袖中取出彈劾劉瑾的奏章,奏明劉瑾違法犯紀十七條,指出安化王造反皆因劉瑾篡權之故,並說劉瑾有反叛之心,意欲圖謀不軌。武宗已有醉意,俯下身子問道:“劉瑾果真負我?”此時,周圍的馬永成等人也都歷數劉瑾不法之事。武宗遂下定決心,當機立斷派人前去劉宅,自己則緊隨其後。劉瑾聽見喧譁聲,披青蟒衣出,隨即被綁。抄沒他的家產時,得到私刻玉璽一枚,穿宮牌五百,以及盔甲、弓箭等違禁物品,又發現他平時所用的摺扇裡面竟然藏有兩把鋒利的匕首。劉瑾被關押在菜廠,後被凌遲處死。行刑之時,許多人花錢排隊買割下來的肉吃掉,以解心頭之恨。劉瑾處死後,對他的同黨閣臣焦芳、劉宇、曹元及尚書畢享、朱恩等共六十餘人,皆降謫處理。
劉瑾伏誅後,剛正清廉的張嵿被重新啟用,起知南雄,擢江西參政,任右布政使。當時,江西南昌寧王朱宸濠心懷不軌,欲拓寬地盤,強占民房擴大王府,遭到張嵿的堅決反對,張嵿又一次地與第二個權臣惡勢力進行了正義與邪惡的鬥爭。寧王大怒,派人前往送去“棗、梨、姜、芥”四物給張,其意即要張嵿早離疆界。張不予理睬,並密切注意宸濠的動向,及時向朝廷反映。不久還是被寧王藉由外調閒職光祿卿。此時的寧王認為,張嵿被我擠掉,一切由自己說了算,便暗中招兵買馬,擴大地盤,心懷叛逆,妄想學習燕王朱棣奪取大明江山的天下。誰知朝廷又派來了一位蕭山籍人士任南昌知府。祝瀚,是蕭山歡潭人,為官清廉。明成化年間(1465-1487)進士,弘治年間(1488-1505),為江西南昌知府,與張嵿既是同鄉,又是同科,不料又是同性格。事有湊巧,寧王天高皇帝遠,終日作威作福,乘興養了一大群仙鶴,出外遊玩時,群鶴上下飛舞,爪牙前呼後擁,時有一鶴單影獨飛於外,被民間的一條狗將其咬死,寧王立時大怒,即刻派人傳書於南昌府前來問罪,書曰:“王鶴有牌,人皆明白。惡犬咬死,該當何罪?”知府祝公看後哈哈大笑,提筆回書道:“鶴雖帶牌,犬不識字。禽獸相爭,何予人事。”寧王見書,也無可奈何想:蕭山地靈出人傑,人才冠江南果名不虛傳也!祝瀚與張嵿一樣,持才不怕惡勢力,傳為千古美談,更可使拍馬奉承者汗顏。
正德六年(1511),任江西右副都御史的張嵿,巡視保定等處,貪官江彬、錢寧索取金璧裘馬婦女等,又遭到張嵿極力反對,張嵿說:“此間地窮,不產他物,民貧,朝不保夕,婦女皆民妻室,無法供應。”就此得罪了貪官,張嵿又一次被罷職。正德七年(1512),南昌寧王朱宸濠造反被伏誅。正德八年(1513),江彬、錢寧皆相繼伏法,張嵿又被啟用,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在職時,修改省縣兩學制。憂國憂民,取諸鹽利,沖入額外虛糧每年六千四百餘石,大大減輕農民負擔,與今免徵農業稅一樣。當社會上大搞神鬼迷信,張嵿不信鬼,搗毀淫祠,澄清社會風氣。同時清漁田,造舟梁等造福百姓。
廣東新寧、恩平賊蔡猛三、嚴阮等及廣西上思州賊黃鏐,攻打官府州縣,張嵿親自領兵三萬餘人,擊敗新寧諸賊,破巢二百,擒斬一萬四千餘人,俘賊五千九百餘人,賊首猛三、嚴阮等活捉。程鄉賊梁八尺等與福建上杭流賊相應,張嵿與李皋等,會同福建官兵夾擊,俘斬賊兵五百餘人,上杭賊首李文積拒捕,當場擊斃。明嘉靖元年(1522),張嵿領兵平廣西融縣賊周克亮。嘉靖二年(1523),平福建賊江小,范四。江廣賊黃萬山、賴廉等。同年有佛郎機(葡萄牙)國人別都盧及疏世利等,剽劫滿剌加(今馬來西亞)諸國,擁五舟破巴西國入寇我國新會。這批窮凶極惡的武裝海盜,見舍搶舍,見物掠物,連老人、小孩、婦女都不放過,弄得雞飛狗叫邊民不得安寧。對於葡萄牙海盜如此猖狂挑釁,嚴重擾亂了當地百姓的正常生活,明朝廷下決心要嚴格執行海禁政策,採用武力驅逐。這時,任兩廣總督的最高長官張嵿為帥,率部將出海打擊入侵的海盜,在激烈的戰鬥中,我方越戰越勇,三艘敵船見勢不妙,調頭就逃。這次戰鬥中生擒敵首別都盧、疏世利等四十二人,斬首三十五級,繳獲敵船二艘及部分槍枝彈藥,解救被掠的中國男女公民共十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顯示了大明軍將保衛祖國,敢於同外國侵略者以堅決打擊的勇氣和力量。
嘉靖元年(1522),張再次被起用,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一切便宜行事”。二年,葡萄牙侵略軍攻占廣東新會等地,張嵿派將士禦敵,大敗來犯敵軍,繳獲敵艦船2艘。次年九月,張授任主持南京都察院。同年十月進任南京工部尚書,後詔進一品階榮祿大夫。
嘉靖三年(1524)九月張嵿因多次平息戰亂,並狠狠地打擊了入侵之敵,保疆界安國情,為國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立了大功,得到朝廷嘉獎,並受命為主持南京都察院事,十月升任南京工部尚書之職。蕭山縣民徐學告孫肇五等復占湘湖為田,時任工部尚書的張嵿委託按察司僉事富玹,請御史中丞許庭光指派分巡副使丁沂勘復示禁,並將孫等按律治罪,以儆效尤。在他的親自指揮下,還修理了西江塘,北海塘,茅山閘等重要水利工程,為家鄉人安居樂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嘉靖六年(1527)辭官,九年逝世。
張嵿一世為官能上能下,曲伸自如,遇奸臣所害,而不改初衷。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文武兼資難得的人才。歷任成化、弘治、正德、嘉靖,是四朝元老。一次掛帥出兵打擊外國入侵者,三次與權奸、叛臣集團,貪官作鬥爭,五次平亂護民,多次為鄉民造福。一身正氣,剛正不阿,主張正義,品德高尚,由於其“公生明,廉生威”,因此是古今為官者反腐倡廉的榜樣,理當名留千古,德垂華夏。又是明代保護湘湖的重要人物,也是湘湖文化的重要名人之一,是我們蕭山人驕傲的英傑。古時,堅持正義敢於同邪惡勢力作鬥爭和抗擊侵略者的愛國重臣是不少的,明代詩人任鑒時詩題張嵿“行部清如水,聲名重兩畿”便是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