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山東文登人高村鎮金嶺村人。金嶺村以前叫望海隋家,是有下埠前得隋姓來此建村。後來由於張富貴任該村黨支書,又將該村村名改為東方紅、富貴村,最後又改為現在的金嶺。
生平經歷
1913年8月出生於高村鎮望海隋家村(現金嶺村)一個僱農家庭。他出生後不久,母親去世了,父親也流落他鄉,他只好與寡婦伯母相依為命,飽嘗人間苦難。
1940年,張富貴的家鄉解放了,共產黨使他獲得了新生,於是,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1944年在該村村民隋錫坤的帶領下加入中國共產黨。張富貴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張富貴。我一輩子聽黨的話跟黨走。”1940年,他積極回響黨的號召,在村里組織了一個擁軍組。1943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歲月,他遵照黨的號召,和本村五戶農民組織了膠東解放區第一個互助組。在張富貴的帶領下,高村區共成立了134個互助組。這年遇到了歷史罕見的旱情,張富貴組織了5個打井隊,在當地打了167眼井,確保了農作物的豐收。1952年,張富貴又帶頭在高村區先後成立了初級農業合作社和高級農業合作社。
“不管幹什麼事,凡是黨和政府號召的,咱就先動手。”這是張富貴發展生產的經驗和法寶。當年科技落後,沒有化肥,他就利用冬閒季節帶頭把土堆、草堆、糞堆混合起來造有機肥。當他得知用海沙鋪在黃粘土地里可以增強地力的道理後,就和女兒一起到四里外的海灘搬沙。壓沙換土,深耕細作,推廣小麥、玉米、地瓜等新品種,畝產量平均增加了100多斤。正因為糧食增產,他的互助組為支援抗美援朝一次捐獻糧食3000斤。
建國後,歷任文登縣富貴初級農業社、明星高級農業社、高村人民公社社長,東方紅大隊黨總支書記,山東省革委會副主任,山東省第五、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50年、1979年兩次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78年12月,張富貴出席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他為會上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而振奮,回來後逢人就講解。看到他這樣奔波,人們都勸他休息休息,他說要活到老、學到老,為黨的事業乾到老。1985年4月,因年邁多病,張富貴主動申請辭去各級領導職務。1994年6月3日,張富貴不幸逝世,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