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政治人物張家驤
張家驤(1827-1885)字子騰,浙江鄞縣(今寧波)人。晚清政治人物。世居於寧波西門板橋。同治元年 (1862年),進士及第,時年三十五歲。四十二歲時,入翰林院,為參與討論立嗣 (光緒帝)的二十八位大臣之一。張家驤曾為二帝師,初入翰林院時為同治皇帝的弘德殿行走。同治帝十九歲病逝,當時光緒帝才五歲,張就成了光緒帝的師傅,曾跟隨光緒帝長達九年,是影響光緒帝維新變法思想的人物之一。1885年,病逝於任上,歸葬於鄞縣龍觀。張家驤以為官清廉聞名當時,他死後沒錢辦理喪事,光緒皇帝得知後,欽賜御被,地方官府傳送“撫恤銀”,才得以下葬。張家驤也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的關鍵人物之一。此案在當時轟動一時,案件複雜,經縣、府、省三級六審,仍不得決斷。張聯合當時的知名人士翁同龢、夏同善、林拱樞 (林則徐子)等,請求此案進京複審,得批准。最終為此案平反昭雪。
著作《粵南志》、《中華幣制史》、《中國之幣制志匯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