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委員會
張家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參照國際慣例,提供精簡高效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努力為國內外工商企業營造最有利的軟硬投資環境,使張家港保稅區發展成為中國對外經濟的重要連結點。
發展概況
建區以來,張家港保稅區立足於更新的發展視野,更高的發展平台,圍繞特色拓展功能,依託優勢做強產業,開發建設不斷躍上新台階。開發格局從單一的一個保稅區發展到保稅區、江蘇揚子江化工園、保稅物流園區、高新產業園四個功能區,規劃面積從最初的4.1平方公里擴大到60平方公里,區內已形成化工、物流、糧油、紡織、機電等支柱產業。具體成效突出體現為 六個方面:
綜合實力
保稅區累計批辦企業近4000家,其中外資企業430家,包括道康寧、陶氏、瓦克、雪佛龍等22家世界500強企業和11家全球化工50強企業。2016年,保稅區(含金港)完成業務總收入5480億元,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24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812億元,進出口貿易額139億美元,全口徑財政收入86.7億元,一般預算收入45.31億元。綜合實力在全國13家保稅區中名列前茅,位居第二方陣。
現代物流
2016年,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共完成進出區貨運總量1920萬噸,貨值322億美元,海關徵收稅款124億元。其中保稅物流園區貨運總量及海關稅收在全國同類園區中連續多年保持領先地位。
循環經濟
揚子江化工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形成了蘇州精細化工、棕櫚油、有機矽等多條初具規模的產業鏈,成為江蘇省循環經濟試點園區。目前正在創建國家生態示範工業園,並將迎接國家有關部門的考核驗收。
市場貿易
建成了化工品、紡織原料、糧油等專業市場,其中化工品市場報價從04年開始就已成為南京關區的審價依據,並成為國內化工產品的“價格晴雨表”,實現成交額270億元,稅收2.3億元,進一步鞏固了行業“龍頭”地位。
規劃配套
累計基礎設施投入80億元,園區實現集中供熱、集中污水處理,建有全國首家消防特勤中隊,並在全國化工園區中率先啟動區域中水回用工程,2-3年後將實現向長江污水“零排放”。
功能體制
2008年11月,保稅港區成功獲批,成為目前中國開放度最高、政策最優的特殊區域。2008年9月,張家港市委市政府實施區鎮合一管理體制,明確了“六個統一”的要求(統一規劃建設、經濟發展、組織人事、審批許可權、財政結算和公共事務),為保稅區全力打造工業銷售千億區拓展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體制調整後,區域面積達到1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2萬。2009年12月,張家港保稅港區(一期)順利通過國務院聯合驗收小組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