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記

張學記

張學記,男,漢族,安徽鳳陽人,1964年2月出生,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 現任深圳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198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94年獲武漢大學博士學位。

1995年至1999年,分別在斯洛維尼亞國家化學研究所(ETH,蘇黎世)和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9年至2009年,歷任美國世界精密公司研究員、化學部部長、副總裁、首席科學家、高級副總裁,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化學系兼職副教授、兼職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畫項目海外評審。

2009年,回國,任北京科技大學生物工程與感測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1年,任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

2013年,任北京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

2019年1月,任深圳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任免信息

2019年1月17日,經深圳市委批准,任命張學記同志任深圳大學黨委委員、常委;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任命張學記同志任深圳大學副校長。

社會職務

現任《American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s》主編

《Frontiers in Bioscience》副主編

《Archives of Medical Science》副主編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Chinese Edition)》、《Sensors》等15個國際期刊編委

曾任美國NIH基金、美國NSF基金、美國國防部科研基金評審,美國化學會石油研究基金(ACSPRF)、美國中小企業創新獎和新加坡國家科技獎評審。

歐盟科學基金評審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評審

美國宇航局、歐洲宇航局科技顧問

佛羅里達(USF)納米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際華人自由基生物學與自由基醫學學會主席

美國化學會、美國科學會、美國神經科學會和國際自由基生物學與自由基醫學學會會員

中國生物化學與生物生物學會臨床套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分會理事

中國自由基生物學與自由基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獲獎記錄

主持或參與美國NIH、NSF、NASA、能源部和歐洲宇航局等研究課題多項,已在SCI刊物發表研究論文140餘篇,分別在Elsevier、Springer、化工出版社出版專著4部,獲授權專利13項,開發新儀器和感測器20餘項,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得到廣泛套用。在國際學術會議作大會報告或專題學術報告50多次。曾獲聯合國機構ISCS-世界實驗室W. Simon 獎、世界精密儀器公司傑出科學家獎、瑞士傑出留學學者獎、GCAA終身成就獎和世界傑出華人獎等。

2013年4月,選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7年4月,當選為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學術著作

《電化學與生物感測器》

張學記 張學記

本書詳細論述了常用的電化學感測器裝置的原理、設計方法及其在生物醫學方面的套用;綜述了離子選擇性電極的發展趨勢、電化學免疫感測器的發展、用於糖尿病檢測的現代葡萄糖生物感測器、基於納米材料(如納米管或納米晶)的生物感測器、檢測氮的氧化物和過氧化物的生物感測器以及檢測殺蟲劑的生物感測器等;內容涵蓋電化學感測器和生物感測器的所有範圍。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適用於分析化學、材料化學、生物、醫學、臨床檢驗、工業分析、環境監測和農業分析等領域的研究人員使用。

人物事跡

毅然回國

從事生物化學感測器23年的張學記,常年往返於實驗室和公司之間,不論在學術領域,還是在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被世界精密儀器公司任命為高級副總裁。身邊的同事都勸他申請美國國籍,然而張學記卻不為所動,2009年,在國外長期從事生物化學感測器件研究開發的張學記教授,回響國家號召,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回到祖國 。

科學報國

回國三年的張學記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他又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團隊,開始了為祖國效力的新征程。由他牽頭正在研究的癌症早期診斷系統,可以將癌症預警提前18個月。

科學創新

十八大代表、北京科技大學生物工程與感測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記上課時經常給學生講一句話:“創新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興趣,二是有需求,正所謂興趣驅動,需求牽引。”

但他卻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喪失了興趣――這一創新的源泉。“對比中美教育,我發現兩條路徑恰恰相反。”張學記舉例說,“中國孩子從幼稚園就有壓力,要上各種興趣班,到了國小中學壓力更大,一讀大學就徹底釋放,完全沒有學習的動力;美國恰好相反,國小主要是在玩,中學是有興趣地學,高中才開始有壓力地學,大學是既有壓力又有責任地學。結果是,與美國學生相比,我國學生高中之前基礎很好,到本科生、研究生就有很大差別,缺乏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他認為,對孩子從小就開始灌輸知識的教育方式無益於創新,也無益於興趣的培養。

張學記見到記者,第一句話便是談人才:“創新人才是一個國家的最稀缺資源。”

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強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但是,由於受傳統的價值觀以及社會競爭等方面影響,應試教育現象嚴重,教學方法陳舊、評價單一,這些都阻礙了創新人才的成長。”十八大代表、上海實驗國小校長楊榮說。

“實事求是地評判,中國的教育質量總體是好的,但是我們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學生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能力不強。這是我們今後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這也跟我們創新驅動發展的需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十八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我國現在每年培養工程師的數量,相當於美國加歐洲加日本還加印度培養出來的工程師的總數。我們的規模是很大的,關鍵是提高質量,提高創新能力,這是我們真正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最根本的力量。”

莫讓評價指標束縛高校學生和教研人員的冒險精神

“十八大報告中專門強調了人才工作,並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與創新型人才培養密不可分。”為什麼中國一直討論著“錢學森之問”?在張學記看來,那是我們對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的評價機制出了問題。

除了教育制度,張學記認為,我們還要改變人才評價的機制和標準,改變科研項目評價體系。

“現在我發現很多研究生都不敢去創新,因為博士生畢業有在核心期刊發3篇論文的硬指標,而實際上做一個真正的創新性的研究需要5年時間。如果真去做原始創新,恐怕都畢不了業。對老師的評價亦是如此,新老師過一兩年就要考核,達不到要求就不會續聘,因此很多人只有做一些邊邊角角的修補或跟蹤性研究。”張學記說,創新是不可預知的,這些評價指標束縛了高校學生和教研人員的冒險精神。

“美國研究生畢業不是看發幾篇論文,而是學位評價委員會看你研究是否達到要求,評價研究的深度、創新程度、系統性,而不是夠一個數量。”張學記說,中國很多單位,一談到創新成果,就總是慣性地說我們發了多少SCI論文,影響因子達到多少,但美國科技界就不會拿SCI論文說事。

“評價創新成果,需要量化指標,但並非唯一指標,關鍵還是要考察是否真正做了創新的東西。”張學記擔任很多學術期刊編委,據他了解,很多諾貝爾獎獲獎者的成果不是發在影響因子很高的期刊上,而是發在專業期刊上。“知識創新具有系統性、持續性和長期性。目前我們的考核體制導致我們原創成果不多,因此應該改革評價體系,延長評價周期。”

讓人才在產學研結合中更快成長

張學記還認為,科技創新與誠信、信用制度甚至法律緊密相連。“創新需要冒險,失敗可能性很大,現有體制讓我們難於冒險。因此,我們需要用誠信和信用擔保,並通過體制和法律約束來支撐和保障。”張學記舉例說,我國企業研發人員與高校科研人員合作存在障礙,有一個原因就是互相缺乏信任。高校給企業科研成果,怕什麼也得不到;企業對教授也不放心,擔心所做的研究轉化不了。

“這就需要信用制度和法律的規約,同時,我國也要建立真正的風險投資,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張學記說。

對於十八大報告提出“更加注重協同創新”。長期從事基礎套用研究和產業研究的張學記對此有深刻的體會:“在美國很多中小企業將10%―20%的銷售收入用於研發,還能申請很多專利,發表高水平的論文。我國企業除了研發投入不足,最重要的一點是缺乏人才,最好的研究人才往往願意去高校和研究院所,因為沒有有效的科研人員激勵機制。創新包括原始創新、基礎套用研究、產業化商業化等多個環節,要讓成果轉化必須要專業的轉化平台和孵化器,更需要又懂科技又懂管理複合型人才。協同創新不是疊加,而是相乘。”

發揮高層次人才的領軍作用

“要想成為一流的大學,一流的企業,一流的國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設備可以買,一流的大樓可以造,但離開一流人才去使用和管理,就都是空談。”張學記認為,國家越來越重視發揮高層次人才的領軍作用,通過實施人才計畫,吸引了很多國外優秀人才回國創新創業。

其實,張學記的經歷就是最好的例證。

中央給北京市增加了2個十八大代表名額。入選代表均為學者,且都具有海外留學的經歷。張學記就是其中的一位。這位1985年就入黨的“老黨員”是生物工程與感測技術界領軍人物,在美國感測器領域有20多年的研究及產業化經驗,被聘為美國WPI公司高級副總裁,也成為該公司40餘年來聘任的首位外籍副高級總裁。

“回國是偶然中的偶然”,因為他曾經幫助一位素昧平生的北京科技大學老師而結緣,後經學校推薦成為國家特聘教授;“回國也是必然中的必然”,在美國功成名就後,2009年毅然決定回國創業。

經過三年的建設,張學記領導的北京科技大學生物工程與感測技術研究中心已初步形成了感測技術、新能源及生物醫藥三個研究方向,並先後與10餘所國外大學、研究機構以及5家國內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由他牽頭正在研究的癌症早期診斷系統,實現了將癌症預警提前18個月。

從2010年回國以來,張學記的心中只為做好三件事:一是培養人才,二是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三是讓研究成果成為被市場接受的產品。這也正中國科技界最需要做的三件事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