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張天漢同志的英雄事跡,在三台廣為流傳;1982年12月,三台縣人民政府追認張天漢為革命烈士;1983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為張天漢親屬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後,當地百姓開始自發捐資修建張天漢烈士紀念堂;1994年柳池鎮丁埡村、松柏村村民籌資籌勞,在袁家奄山上原址仿古重建張天漢革命烈士紀念堂,1995年塑張天漢烈士塑像(2007年重新塑像),經過10多年的修建和完善,現占地面積約2100㎡,建築面積約1800㎡。
1999年9月,三台縣人民政府公布紀念堂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館內藏有張天漢烈士生平簡介,畫像、生前用品及宣傳介紹烈士英勇事跡的史志書籍等;張天漢烈士紀念堂是當地村民自發組織修建的紀念館舍,至今發揮著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人物簡介
張天漢,生於1901年,四川省三台縣塔山鎮人。
1926年考入潼屬聯中,思想進步,傾向革命,因參加擇師運動被學校斥退;1929年夏,加入黨的外圍組織“涪波社”;1930年1月任愛智國小教務主任,利用教學之餘宣傳革命思想,培養工農革命骨幹力量;1930年11月因塔子山暴動失敗轉移綿陽,後被捕關押綿陽縣監獄;
1931年3月,越獄後在劍閣、江油、青川等地活動;6月回到三台柳池,和黨組織取得聯繫,由劉克諧介紹,經三台中心縣委書記鞠懷安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即開始整理舊有民眾組織,7月重建中共三台北區區委,任書記。
在張天漢領導下,北路黨、團、民眾組織不斷發展壯大,使方圓六七十公里的地方成為“赤區”。
1932年12月,區委決定於1933年春節在柳池鄉一帶發動農民暴動,實行破倉分糧,然後導向游擊戰爭;1933年1月23日,因參加柳池農民抗糧鬥爭暴露行蹤;1月25日,縣保全隊100餘人繞道而行,當晚暗駐常樂寺廟內;次日拂曉,兵分兩路包圍準備暴動的據點,張天漢等人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1933年3月1日,犧牲於三台縣城西牛頭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