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背張婆[地方民俗表演藝術]

張公背張婆[地方民俗表演藝術]
張公背張婆[地方民俗表演藝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公背張婆是山西省清徐縣特有的地方民俗表演藝術。張公背張婆傳說也叫“啞巴背妻”。近年來,經過改造道具又叫“豬八戒背媳婦”。是一項單人表演的地方民間文藝形式,表演者“扮”老太婆或小媳婦。道具是張公或豬八戒。

歷史淵源

根據地方民間傳說,“張公背張婆”這項社火的創意,是 由戲劇《清風亭》“張公趕子”構思創作出來的。戲的 大意是張元秀是一位以賣豆腐為生的生意人,老伴在家操持家務,抽時還編草鞋添補家用,日子過得清淡,但老兩口樂善好施。有一天,張元秀老漢出門賣豆腐,半路上撿到一個棄嬰,便抱回家中與老伴看,原來是一 個男孩。二老膝下無子,便收養了這個孩子,取名為張 繼保,並讓他上學讀書。張老漢與老伴,節衣縮食、含 辛茹苦,將孩子養育到十二三歲較為懂事時。一天,養 子聽了街坊和學校同學的閒話,說他不是張家的親生兒 子,是抱養的“野種”。繼保回家便追問二老詳情,張公 和張婆在養子的多次追問下,便把如何收養他的情況一 五一十地告訴了養子。養子聽完後,非但沒有對二老多 年來收留、養育之情所感動,反而一氣之下,拋下二老 跑出了養育他成長的張家。養子跑出家門後,張公和張 婆隨腳出門緊緊追趕兒子。一路上兩位老人連走帶跑地 往前追趕。張婆跑得再也跑不動了,叫張公歇一會兒再 追,張公看老婆實在跑不動了,便背起老伴一路小跑追 了下去,一直追到“清風亭”才算追上。這便是張公趕 子的大意。這個故事在地方民間流傳甚廣,故事很感人。所 以,民間藝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內容,創意製作出生動 活潑、寓意含蓄的“張公背張婆”這項地方民間街頭表演的 文藝形式。由於形式特殊,所用道具別致,再加上表演動態的滑稽幽默,深受民眾的喜歡。

發展歷程

時至20世紀80年代,民間社火“張公背張婆”的節目,被改革成“豬八戒背媳婦”。這是在《西遊記》電影上映之後,根據孫悟空戲耍豬八戒,變成高老莊員外之女,答應與他成親,豬八戒背著假媳婦往山洞裡跑的情節而創意的。這樣的改革創新,最先是出現在文藝舞台上,很快被民間所接受。這樣的改進創新給原來的“張公背張婆”,從內容上和表演藝術上增添了不少的幽默感和觀賞性。近幾年來,這項民間的街頭表演形式,被相聲 小品節目所採用,相聲演員馮鞏、郭冬臨和郭月合演的 相聲小品“得寸進尺”節目中,他們便借用了這種“張 公背張婆”的形式,很成功地使“得寸進尺”這個節目 達到最佳效果。

“張公背張婆”與“豬八戒背媳婦”,在道具的製作上是一樣的。只是在人物的形象上將張公改為豬八戒,將表演者從老太婆的形象改扮為青年姑娘打扮,將張公 老者的服裝改為豬八戒的黑衣大僧袍。過去張公的道具全是地方民間藝人親手製造,現“豬八戒背媳婦”的道具, 戲劇商店便可買到,並且製作工藝精美,人物造型生動 活潑,比民間藝人手工製作的工藝要精美的多。

製作方法

作為一種地方民俗文化,“張公背張婆”的傳統製作,首先是用泥雕塑成像真 人一樣大小的張公頭與脖子模具,待泥塑模具乾後,用 漿糊將麻紙和細沙土,一層一層地往泥塑模具的頭部和 脖子部分裱糊,每裱糊一層要用手將紙壓得實實的,特 別是面部的五官部位,一定要裱糊的細緻,使眉、眼、 鼻子和嘴都清楚可見。這樣要裱糊十多層,待裱糊紙乾 後,將糊好的紙從頭部的中間部位用刀裁成兩半,取出泥塑模具,再將裁成兩半的頭和脖子對好,用漿糊和麻紙把頭和脖子從裡到外都粘合好,最後上膩子著彩裝飾 成老漢頭部形象。然後,就是用竹子來編制老漢上身和 雙臂骨架、老婆的雙腿和小腳骨架。在演出時,將老漢的頭部和上身雙臂綁在表演者的前胸部位,老婆的雙腿綁在表演者的後背、下部和腰間部位,最後將服裝穿好。 “張公背張婆”的傳統節目,便可上街頭進行表演。

張公背張婆沒有嚴格規範的步伐,它在社火隊伍中,表演比較隨意。一般的步伐是沉重艱難的舞步,表演時,快步前行,慢步爬坡動態,下坡姿態和步履艱行的表情。 如豬八戒背媳婦,被背媳婦可戲耍豬八戒,使八戒很無耐。

音樂伴奏

它所用的音樂伴奏是鑼鼓,沒有伴奏也可在街頭逗耍。是一項有趣的街頭單人表演的地方民俗文藝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