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鯀(gǔn)治水失敗後,禹奉舜帝之命帶領各路神仙來到八里峽鑿山泄洪、平息水患。當地的百姓聽說後,紛紛前來幫助大禹,他們肩挑扛抬、洗衣做飯,男女老少各盡其能,大家期望早日能看到黃河安瀾,恢復家園。
九磴蓮花轉上一位姓張的老人聽說後,也背著身殘志堅的妻子來參加治水大軍。大禹知道後,對張老翁說:“張公,你們這么大年紀了,身體不好,又行走不便,這裡山高路險、水流湍急,還是不用來了!”張公慌忙說:“禹王,別看我們年老,可我們在黃河三峽住得久了,對這一帶地形非常熟悉,我雖然不能到治水前線,但我還可以為大家指路、引路、提供一些治水經驗啊!”張公的妻子張婆也對大禹說:“治水是國家大事,我們怎么能歇著呢!我雖然行走不便,但我還可以為大家燒水做飯、洗衣吧!我們一定要儘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讓我們都留下吧!”大禹於是就留下了張公張婆。
從那時起,每天天微微亮,張公就背著張婆在黃河南岸徒步翻越十幾里山路來參加治水;夜晚,張公又背著張婆踏著月色翻越十幾里山路回到家中。無論嚴寒酷暑,無論颳風下雨,從未間斷,這裡不知留下了多少張公背張婆的身影。
大禹治水成功以後,黃河水順著河道滾滾東去。但人們沒有忘記張公和張婆,黃河沒有忘記他們,天地更沒有忘記他們。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已感動了這方水土。不知何時,天地在他們經常出現的地方造化了他們當年的模樣,讓他們與風雨同在、和日月同輝,讓黃河兒女也世世代代都景仰“張公背張婆”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