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字少飛,號狂生,魁南逸史,一九五六年生於廣東佛山一著名的書香世家。山水畫由明清而上溯宋元,花卉畫合南北派而治之,書法則兼擅甲文,鐘鼎文,漢隸及行草,由晉唐而上窺秦漢北魏,下擷宋明人行草及筆札,亦以雄渾高古為主旨,印宗秦漢及戰國璽印,鑄鑿印同時擅以甲骨文字入印,印風清雋勁挺,風神朗逸,均皆結果甚半,又雅好陶塑及古文物鑑藏,皆頗有心得亦頗有成就,曾於美國三潘市金門公園之亞洲歷史博物館舉辦個人書畫展,備受各界好評,現為中國書協廣東分會會員、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員,佛山市書協美協理事,廣州誠秀畫院副秘書長等。
收藏情結
“我與印章結緣,是從學習書畫、篆刻開始的,至今已有30多年了。”張伯熙回憶說。因自幼便研習書畫,由於書畫創作經常要用到印章,於是他萌發了學習篆刻的念頭。初時只是買一些普通章石用來學習刻章。一次,他在廣州帶河路的地攤上淘到當代名人馮公俠和胡潔庵的印章,張伯熙被精美遒勁的印文吸引了。從此,張伯熙迷上了印章的收藏,經常穿梭於廣州、廣西、湖南、南京等地古董市場,只要是喜歡和有價值的,不管價錢多少都收入囊中。
傾談間,張伯熙拿出了他收藏的一枚田黃印章對記者說:“這是我用30萬元買回來的。”10多年前,張伯熙在廣州的一位朋友處,看到了一位杭州賣家帶來的一枚清田黃獅鈕印章。印章長7厘米,寬4厘米,顏色金黃,外表略帶紅皮,有格有紋,重200多克。早在清代,民間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張伯熙一見十分喜歡,但賣主說最低也要30萬才賣。為了得到這枚“心頭愛”,張伯熙只得四處籌錢。當時曾有人說他傻,這么一塊小石頭30萬也買,然而張伯熙卻認為值得,這么大的一枚田黃印章是很難找到的。
張伯熙認為,收藏是講緣分的,他喜愛的一枚清末著名篆刻家徐三庚刻的“天道忌盈,人貴知足”篆體陽文印章,就是偶然得到的。去年初,廣西梧州一位開古董店的朋友打電話給張伯熙,說有一位賣家拿來了一枚徐三庚刻的象鈕印章給他寄售。該印章長和寬都是8厘米多,高近13厘米,石質為艾葉綠,刻得十分精緻,賣家要價3萬多,如果有興趣就前來看看。對徐三庚的篆刻極為欣賞和佩服的張伯熙馬上開車前往梧州,一看到這枚印章便十分喜歡,連價錢也沒有多講,就把印章買下。“平時很難碰到徐三庚刻的這么大的印,而且艾葉綠石又是青田石中的上乘品種,很值得收藏。此印如果拿去拍賣,估計價值10萬元以上。”張伯熙說。
最令張伯熙開心的,是在本來沒有希望的情況下,他得到了清代著名書畫家虛谷的一套自用印。該套印章共5枚,其中四枚是虛谷的名字印,印不僅刻得非常之好,還配有十分精美的青田石的印盒。
20多年來,張伯熙收藏的各種印章達300多枚,其中有戰國、漢代的銅官印,以及田黃、壽山、青田、昌化、巴林等質材的名人印章。一些藏家知道他藏有不少好印章,經常出高價請他割愛,但他卻不為所動。張伯熙說,印章充滿了哲學的、美學的、文學的色彩,蘊含著很大的學問,每逢看到一枚好的印章,都感受到怡情、益智的樂趣,他收藏的好印章只藏不賣,留著自己欣賞。
張姓名人盤點(四)
盤點白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