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仙骨熟讀《傷寒論》,及至能背誦。行醫過程,牢記父訓:人命關天,不可不慎。他注重對病人的望、聞、問、切,深究病原、病情,細察病家環境,謹慎處方。藥購回,查藥量和藥質,並傳授熬藥方法,直至病人康復。
醫術高超
溪里村有位病人高燒不止,連請數醫無效,且病情日重,病家專程20華里請張仙骨。他細診之,定為“切水寒”(即傷寒重感),前用“白虎湯”(冷劑),猶如雪上加霜,還好藥量輕時間短,遂改用“附子桂”(熱劑)攻之,服藥後病人鼻孔微量出血,病家驚慌,張仙骨安慰之:“無妨,明天當見效。”次日,病人高燒漸退,不幾日病癒。
雙溪人黃培經於民國19年(1930年)任屏南縣長,數月後患舉止失常以及語出無緒等病,醫生均以“精神病”下藥,均未見效。家人請張仙骨醫之,他先查其家庭血緣病史,又詳察病人言談舉止,認定該病系公務繁多,心力難支,晝不安、夜難寐所致,診斷為嚴重神經衰弱症。他採取對病人精神疏導與藥物調理相結合治療,數日後遂見好轉。一日,培經對張仙骨曰:“你非世閣,乃張仙骨也”。自此,“張仙骨”之譽不脛而走,二人也結下不解之緣。
淡食布衣
張仙骨儘管名著四鄰,尚有周墩(寧)、寧德、福安等縣病者求診,可他從不擺架子,平生淡食布衣,為人熱情隨和,常婉言謝絕求醫者客轎迎送和美食招待。臨診,他總是堅守病家,注視病情變化,深夜也不忘起床查問,不論隆冬或盛夏無一例外。
民國29年,68歲高齡的張仙骨病重,臨終前不忘諄囑學徒:專心鑽研平和待人;人命關天不可不慎。還親手將《醫宗全鑒》、《醫方集解》及陳修園醫藥書籍交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