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遼寧衛視欄目演員]

張一鳴[遼寧衛視欄目演員]

張一鳴,1985年6月6日出生於遼寧鞍山。中國內地新生代演員,是中國首個爆笑短播出劇《愛笑會議室》中主要演員之一,其精彩的表現獲得年輕人以及大學生的的追捧與熱愛。代表劇目有:《家有兒女》、《戲痴》、《雙簧》、《病房張大娘》等。並於2011年參加中央一套《正大綜藝·牆來啦!》大型遊戲綜藝節目和首屆CCTV網路春晚,以及湖南衛視打造的大型禮儀公德脫口秀節目《天天向上》的錄製。2011年10月,電影《愛情的士》開機,張一鳴擔任男一號。

基本信息

概述

姓名:張一鳴

張一鳴[遼寧衛視欄目演員]張一鳴[遼寧衛視欄目演員]

職業:電影人

身高:1.75m

出生:1976年8月7日

體重:74kg

祖籍:江蘇徐州

愛好:旅遊/游泳

國小:邳州占城國小

中學:邳州占城中學

大學:南京江蘇人藝

顏色:喜歡黑白藍紫

口頭:語/著什麼急

性格:隨和//少語

偶像:張豐毅陳道明

廚藝:能吃的都會炒

能力:只要看見就會

單位:北太洋國際影視文化公司

簡介

張一鳴張一鳴

邳州籍導演張一鳴,曾在紅色經典題材電視劇《林海雪原》中飾演英雄人物——高波,讓全國很多觀眾記住了他的名字。其後,隨著電視劇《西聖地》《生死十日》等在全國的播出,他被更多的觀眾所熟知。

2007年8月,張一鳴總導演的電影《誰的眼淚在飛》,在中國國際電影節參展,獲得專家評審的高度評價。10年來,張一鳴主演、導演的電影、電視已有20餘部。

何冰

藝術經歷

夢想

張一鳴張一鳴

17歲時,他帶著兔子和油菜籽離家出走。

張一鳴,原名張雷,原籍邳州市占城鎮占城村,1993年夏畢業於占城鎮中學。父母在家務農,弟弟身有殘疾,因家裡經濟窘迫,張雷只能輟學,那年他17歲。

輟學在家的張雷在父母的安排下,早早開始了打工生涯。跟著別人學打燒餅,學習給腳踏車補輪胎,學電焊,但都沒能堅持下來。沒錢上不了學,打工又做不好,張雷和家裡鬧起了矛盾,經常和父親吵架。直到1994年7月的一天,張雷和父親再次發生了衝突,年輕氣盛的他決定離家出走。他把家裡的一隻老母兔子用口袋裝起來,又從家裡拿了20多斤的油菜籽,雄赳赳地趕到鎮上,一共賣了50多元錢。拿著這50多元錢,張雷幾經輾轉,趕到了蚌埠,投奔那裡的親戚去了。

在蚌埠,張雷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鐳影音像店賣光碟,每天早起晚歸勤奮地工作,最終贏得了老闆的信任,老闆讓他住在店裡看店,每月工資150元,管吃管住。儘管工資不多,但總算有了一份可以維持自己生活的工作,這讓張雷很滿足,但他沒想到,平淡的生活在半年之後就被打破了。

在一次盤點中,店裡少了80元錢,老闆堅持懷疑是張雷拿的。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張雷脫光了衣服,讓老闆搜身,“我一件一件地脫了衣服,搜身的結果是我身無分文。但經歷了這件事情,我也不想再在那裡繼續呆下去了。”

1995年年初,張雷獨自一個人來到了南京,在湖南路一家餃子店找到了一份工作,“開始的兩個月,非常艱苦,我在後堂剝蔥剝蒜,刷鍋刷碗,拖地做飯,一個月200多元錢的工資。”

雖然辛苦了點,但張雷仍然非常認真做把這份工做好。他也很快調到餃子房去包餃子,成為了一個技術工,工資也從原來的每月250元提到了650元。

瑣碎的工作沒有磨滅張雷的夢想,“我每天都在想,我一個大老爺們,不能包一輩子的餃子吧!”張雷沒有放棄學習,因為條件有限,他就天天看報紙,直到1995年5月的一天,一則“江蘇人藝”的招生廣告吸引了他的注意。

奮鬥

江蘇人民藝術劇院(簡稱江蘇人藝)面向社會招收藝員班學生,張雷也去報了名。兩周后,正在餃子館裡忙碌的他,接到了江蘇人藝的電話,通知他去參加專業考試。

專業考試時的一個場景,張雷至今記憶猶新:“我像傻子似的站在那裡,老師問我會什麼,我只會翻跟頭,翻了幾個跟頭之後,導演讓我表演一個‘孤身一人炸碉堡’的場景。我想了一會以前在電影上看到的鏡頭,就照葫蘆畫瓢,在地上匍匐前進,然後學著電影上的場景,做一個投擲手榴彈的動作,嘴裡還配合著‘轟’的一聲,把老師們都逗笑了。”

考試結束了,張雷仍然回到餃子館裡繼續包餃子。直到接到了江蘇人藝的通知,同事們才知道張雷要去江蘇人藝去讀書了。

1998年3月,從江蘇人藝畢業的張雷成了“北漂”一員。“演戲機會很少,想演戲的人又是多了去了。好不容易有個機會演個民眾演員,都能讓我興奮一陣。”到了北京,張雷演的第一個民眾演員角色是電影《離婚》中的“店小二”,店小二裝扮的張雷出現在鏡頭裡,倒水,走人,張雷獲得了50元的報酬。

為了省錢,在北京,張雷只能揀最便宜的旅社住,為了掙點生活費,他還利用晚上時間,到北京六里橋下擺地攤,勉強維持生活。

就這樣熬到1998年7月,在電視劇《紅旗漫捲西風》中,張雷扮演了他從藝生涯中的第一個主配角——小順子,並得到了業內人士很好的評價。從此以後,張雷在演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先後在《葉劍英在1946》、《抗美援朝》《驚濤駭浪》等多部電影、電視劇中有不俗表現。

隨著接演角色的越來越多,改名為張一鳴的張雷在北京演藝圈內漸漸有了點名氣,收入也相對穩定了,再也不用擺地攤了。

回報

2002年底到2003年4月,曾獲得“飛天獎”最佳導演的李文歧拍攝了30集電視連續劇《林海雪原》,在這部電視劇中,張一鳴主演了英雄人物高波。2005年,該劇在全國21家衛星頻道在黃金強檔同時播出,這讓全國很多觀眾記住了他的名字。

談起拍這部電視劇的辛苦,張一鳴說:“用死裡逃生來形容,也不誇張。因為天氣寒冷,我在拍那場小分隊魔鬼訓練的戲時,就被凍得暈了過去。現場100多人都哭了,是為我擔心的。”

從此以後,《西聖地》里的“土豆子”、《血沃豐碑》中的“栓住”、《生死十日》中的“關大富”……張一鳴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的形象。

2007年5月9日,經過一年多的籌備,由北京萬興投資有限公司總投資800多萬元人民幣的電影《誰的眼淚在飛》在山西省長治市開機,張一鳴任總導演。

《誰的眼淚在飛》號稱“原生態電影”,通過一個女人平凡的一生,揭示了“平凡女人的不平凡情感”這個主題,真實再現了人類最原始、天然、具有人性化的情感世界。該片匯集了陶慧、盧海華、常江、金雅琴、李強、李琦、李丁、許還山等老中青三代演員,演出陣容強大。 目前,被譽為“2007年影壇催淚彈”的《誰的眼淚在飛》已順利通過國家廣電總局的審核,年底前將與全國觀眾見面。

代表作品

張一鳴張一鳴

1999年《大進軍》飾二班小李

2000年《北緯三十八度》飾彭德懷的警衛員劉亮

2001年《血性山谷》飾日本軍曹

2002年《驚濤駭浪》飾一班班長

2004年《空山》飾漢奸、執行導演

2004年《桌球小子》飾小林子爹

2004年《太行山上》飾板恆少佐

2007年《誰的眼淚在飛》飾楊父、總導演

2001年《綠色衛隊》飾葛長脖

2003年《初三初四看月亮》飾通訊員

2006年《芬芳田野》飾大瑣

1998年《紅旗漫捲西風》飾小順子

1999年《葉劍英在1946》飾劉小栓

2000年《抗美援朝》飾劉亮

2001年《生命無罪》飾劉二彪

2003年《林海雪原》飾高波

2004年《關東英雄》飾張順

2005年《西聖地》飾土豆子

2006年《血沃豐碑》飾栓住

2006年《生死十日》飾關大富

2006年《齊美人生》執行導演

2008年《延安鋤奸》飾張曉陽

公益題材電影《大愛無言》

幽默喜劇電影《第八輛腳踏車》

都市情感電影《愛情方程式》

警察題材電影《夫妻警務室》

獲獎經歷

2011CCTV首屆網路春晚《第五場最給力的節目》評選中獲第一名;2011CCTV首屆網路春晚《最給力的語言類節目》評選中獲第一名。同時 《愛笑年年》也成為僅有的兩個獲兩個第一名的節目之一。

角色說明

張一鳴,男,漢族。中國內地新生代演員,是中國首個近爆笑短播出劇《愛笑會議室》中主要演員之一,其精彩的表現獲得年輕人以及大學生的的追捧與熱愛。代表劇目有:《家有兒女》、《戲痴》、《雙簧》、《病房張大娘》等。並於2011年參加中央一套《正大綜藝·牆來啦!》大型遊戲綜藝節目和首屆CCTV網路春晚,以及湖南衛視打造的大型禮儀公德脫口秀節目《天天向上》的錄製。同年八月,參與都市愛情喜劇《愛情的士》的拍攝。

電視劇中張一鳴飾演的“富二代”王萬,在一次意外事情發生後,母親毅然決定給他一輛計程車,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並限他在一個月內把亂花掉的錢和從公司保險柜里偷花掉的錢全部償還。王萬無奈地接受了媽媽的命令,在擔任計程車司機的過程中巧遇女孩美貞,兩人發生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這段戀情也最終改變了王萬的人生軌跡。

參與演出

黑龍江衛視歡樂都市之《愛笑會議室》的主要演員之一主要劇目:《西班牙情歌》、《槍火》、《試戲演員》、《新發明》、《父與子》、《病房張大娘》《吃包子》、《人這一輩子》、《暗器飛鏢》等

參與節目

2011-05-08正大綜藝 牆來啦(張子棟修睿)2011年部分演員為CCTV6 《愛拍電影》節目出任配戲演員二期(2010-12-02與2010-12-09)2011湖南衛視金芒果冬粉節《開往春天的航班》2011CCTV首屆網路春晚 《愛笑年年》2011湖南衛視天天向上20110520期節目嘉賓演出

2011湖北衛視穿越火線節目20110625至20110813期嘉賓演出2013年2月14日湖南衛視《百變大咖秀》節目錄製模仿周華健《朋友》獲獎經歷2011CCTV首屆網路春晚《第五場最給力的節目》評選中獲第一名;2011CCTV首屆網路春晚《最給力的語言類節目》評選中獲第一名。同時 《愛笑年年》也成為僅有的兩個獲兩個第一名的節目之一。導演作品2012年 話劇《與北京有關的日子》 演出演員:張一鳴、肖旭、曹然然、王蕊等

榮譽

大愛無言大愛無言

A:1999年膠片電影<大進軍>----渡江第一船二班小李

A:電影{大進軍}此片獲2000年“五個一工程獎”

2000年膠片電影<北緯38度線>----彭德懷的警衛員劉亮

B:2001年膠片電影<血性山谷>--------日本軍曹

B:此片獲2002年“最佳故事片”、“最佳攝影獎”

C:2002年膠片電影<驚濤駭浪>------紅軍團一班班長

C:片獲2003年“最佳故事片獎”“五個一工程獎”

2004年膠片電影<空山>------------漢奸

2004年膠片電影<桌球小子>--------小林子爹

D:2004年膠片電影<太行山上>--------板恆少佐

D:此片獲“最佳故事片獎”、“華表獎”、“金雞獎”、“飛天獎”等

2007年膠片電影<誰的眼淚在飛>----楊父

此片在2007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參展,被業內人士稱為“今年的重磅催淚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