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沃爾夫

弗里德里希·沃爾夫

1928年加入德國共產黨。 1921年以後,德國的革命為什麼會失敗,是沃爾夫思索的主要問題。 1928年是沃爾夫創作的轉折點。

生平

弗里德里希·沃爾夫弗里德里希·沃爾夫
弗里德里希·沃爾夫Friedrich Wolf(1888~1953)德國猶太人,劇作家。1888年12月23日生於萊茵河畔諾伊維特一資產階級家庭。中學畢業後在輪船上充當司爐航行世界各國,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後進入大學攻讀醫學,畢業後在遠洋輪船上任醫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戰地醫生,目睹戰爭的殘酷,思想傾向革命。戰後參加了德國的十一月革命,被選為薩克森州工人士兵中央委員會的代表。1920年參加魯爾區工人反對“卡普叛亂”的鬥爭,鬥爭失敗後於1921年到不萊梅附近的沼澤地墾荒,幻想進行共產主義移居區的試驗。以後在斯圖加特行醫。1928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33年流亡國外。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作為交戰國的公民被法國當局拘押,1941年到蘇聯。1945年回到德國。1949至1951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駐波蘭大使。1953年10月 5日在柏林逝世。 他的兒子即是著名的諜報大師,有無面人之稱的馬爾庫斯·沃爾夫上將。

著作

沃爾夫是德國20世紀重要劇作家。1917至1921年出於對德國帝國主義的憎惡,又受到革命浪潮的影響,參加了革命。這個時期的劇本《穆罕默德》(1917)、《這就是你》(1919)、《黑色的太陽》(1921)等,是在表現主義文學思潮影響下寫成,表現了對現實的抗議。1921年以後,德國的革命為什麼會失敗,是沃爾夫思索的主要問題。他逐步離開了表現主義,並以農民戰爭為題材創作了歷史劇《窮苦的康拉德》(1923)。
1928年是沃爾夫創作的轉折點。這一年他加入了德國共產黨。他的《藝術是武器》(1928)一文可以看作是他日後創作的總綱,此後他的作品都是根據現實政治鬥爭的需要而創作的。《氰化鉀》(1929)和《卡塔羅的水兵》(1930)揭露帝國主義的擴軍備戰,《泰揚覺醒了》(1930)是聲援中國革命的作品。他還為德共領導的文藝宣傳隊寫了許多小節目,其中主要的有政治活報劇《從紐約到上海》(1932)等。
流亡時期是沃爾夫創作的成熟期,先後寫有《馬門教授》(1935)、《弗洛里茨多夫》(1935)、《特洛伊木馬記》(1937)、《彼得歸來》(1937)、《博馬舍》(1941)、《愛國者》(1943)等作品,大部分以反法西斯鬥爭為主題。《馬門教授》是一部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品,劇中主人公馬門洛克教授是個猶太醫生,他對法西斯主義的猖獗漠不關心,認為自己的天職是為人治病。可是他作為猶太人卻遭受迫害,他從親身經歷中認識到知識分子不可能超脫政治,任何正直的人都必須起來同法西斯鬥爭。《博馬舍》是一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歷史劇。
戰後,沃爾夫的《最後的考驗》(1946)和《好似森林裡的野獸》(1948)出版。作品企圖醫治人們的精神創傷,挽救受法西斯毒害的青年一代。《女村長安娜》(1950)直接取材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現實生活。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是《托馬斯·閔採爾》(1953),突出表現德國歷史上這位傑出人物同民眾的魚水關係。這部劇本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都遠遠超過了30年前寫的《窮苦的康拉德》。
沃爾夫一生共寫了20多部劇本和一些小說、詩歌、電影腳本與廣播劇等。其中根據他的電影腳本拍攝的《群神會》(1950)曾獲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金。中國在1959年出版了《沃爾夫戲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