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弗朗西斯•畢卡比亞(1879.1~1953.11)出生於巴黎和去世。父母親是富裕的古巴人和法國人。1908年至1911年,畢卡比亞從崇拜印象主義轉到熱中立體主義,是他在巴黎美術學院和裝飾美術學校學習時期的事。1911年,他參加了立體派一個小組,作“黃金分割試驗”,後來又加入德勞內等人的“俄耳甫斯主義”(或稱“奧弗斯立體主義”)。這個名稱是阿波里奈爾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出的(俄耳甫斯即希臘神話中的色雷斯詩人和歌手,善彈豎琴,其琴聲可使猛獸俯首,頑石點頭)。阿波里奈爾於1908年寫過一本《動物寓言集》,其中一篇題為“俄耳甫斯”。因當時立體派有4種不同風格,於是他用這個篇名來定一種畫派。這個“俄耳甫斯主義”,是“用一些假借的材料來表現藝術的新組合。它不是根據視覺得來的現實,而完全是出自藝術家的創造,或由藝術家所具備的強烈現實感所引起。這一風格的作品,必須同時能顯出一種純美的力,明確的結構和崇高的含義,這是純藝術的主題。”
他的一生就是在改變著住所、朋友、思想、風格,為一種事業而鬥爭,然後再來反對這種事業,從而爭取一個新的事物,然後再把它拋棄掉。他是由祖傳意識和性格造成的無政府主義者,是個既囉嗦又具破壞性的畫家。他嘲笑一切,包括嘲笑自己,並且喜歡詆毀一切思想、機構和人。他的多疑使他獨斷專行,他的自由更是到了絕對自由主義的地步。總之,他不想正經幹事,而想大吵大鬧。但不管怎么說,畢卡比亞仍算是他那時代的一位大家,而且更算得上是一位人物。
個人作品
1918年,畢卡比亞來到紐約,與杜桑、曼•雷等人在當時有名的施蒂格利茨(AlfredStiglitz)辦的“291”畫廊(以畫廓所在的公寓第五大街第291號門牌命名)內共同展出作品。還在此人辦的《291》雜誌上投稿,發表他的新達達觀點。不久,他自己辦了一份目的在於反對一切的雜誌《391》(該雜誌的命名是為了紀念施蒂格利茨的刊物)以及和別人合編的《達達》雜誌。1920年,他又在巴黎發行評論刊物《食人肉者》。他的重要文學作品《棄女的詩和畫》就是在這個時期發表的。
作為達達派的創始人之一,他吸引了許多年輕畫家。他訪問蘇黎世,而且成了戰後德國和法國達達主義者的聯絡人。
畢卡比亞的創作從來沒有固定的模式,一直在變革之中。他搞了一段時期的抽象,又回到具象藝術上;畫了一段時間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再去重操學院派裸體創作。這一幅拼貼畫《畫布上的羽毛和木頭》作於1921年,有119×78厘米。如果說它是典型的達達作品,那么達達又將成為波普藝術的先驅。其實,達達派是反藝術的。
達達派主張摒棄一切傳統的審美觀,聲稱藝術與美學無關,當然也不要藝術的節奏、勻稱、和諧等等了。他們要創造的藝術是一種符號,在詩歌上,是無意義的字句組合:拿一張報紙、一把剪刀,把文字剪下來,照你所需要的詩歌長度,任意排列這些剪下的文字,便是一首詩。在繪畫上:無意義的線條與色彩構成,就是一幅畫。這種藝術虛無主義的態度,正是無政府主義思想在美術上的表現。法國畫家畢卡比亞是這種藝術的典型代表。他的一幅《扎拉肖像》,畫上沒有人像,儘是些圓圈、直線、曲線,加上毫無關聯的字句(幻影、確實性、觀念幻術、蒸發、花、香),然後寫上扎拉的名字,即是一幅“肖像”。
作為達達派的創始人之一,他吸引了許多年輕畫家。他訪問蘇黎世,而且成了戰後德國和法國達達主義者的聯絡人。 畢卡比亞的創作從來沒有固定的模式,一直在變革之中。他搞了一段時期的抽象,又回到具象藝術上;畫了一段時間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再去重操學院派裸體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