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伊帕季耶夫

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伊帕季耶夫

(1867.11.21-1952.11.29)俄國-美國有機化學。 返回俄國後繼續研究烴類,很快就掌握了並控制左右高壓催化反應的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任俄國政府化學工業委員會主席。

弗拉基米爾·伊帕季耶夫
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伊帕季耶夫Vladimir Nikolayevich Ipatieff (1867.11.21-1952.11.29)俄國-美國有機化學。烴類高壓催化反應的創始人之一。出生在莫斯科,1887年任俄國軍官,後來進入聖彼得堡米哈伊洛夫炮兵學院(1889-1892)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化學教授(1898-1906)。1897年赴慕尼黑,在阿道夫·馮·貝耶爾領導下進行研究工作,闡明了橡膠單體(異戊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的結構。返回俄國後繼續研究烴類,很快就掌握了並控制左右高壓催化反應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任俄國政府化學工業委員會主席。整個戰爭期間擔任化學工業的行政工作。1916年被選為俄國科學院院士(1916~1936)。十月革命後繼續留任原職,1930年移居美國,在環球油品公司研究各種烴類的催化加工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從低辛烷值汽油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過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得到工業套用,用於生產航空汽油。後來死於芝加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